間諜案引發(fā)西方媒體關注
本報記者 邱永崢
列舍京案曝光后,美聯(lián)社、路透社、法新社以及其他西方主流媒體紛紛予以報道。
路透社11月16日報道稱,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局眼下正在享受“越來越大”的特權,而且它也經常將商業(yè)行動解讀為“間諜案”。比如,今年年初,俄羅
斯核科學家伊格爾·蘇里寧也被指控“將國家機密交給一家跟美國情報機構有關的英國公司”。但蘇里寧出示的證據(jù)表明,他所提供的資料都是公開發(fā)表過的。
美聯(lián)社和其他美國媒體則報道說,盡管中俄兩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但其競爭關系從來沒有弱化過。
“中國間諜”被拘押途中神秘失蹤
正當人們還在猜測列舍京命運的時候,11月19日,俄羅斯媒體又傳出驚人的消息:被拘押在列弗爾托沃看守所的列舍京,在轉獄途中“神秘失蹤”。
列舍京的家人和律師向媒體透露,列舍京被聯(lián)邦安全局特工押送著轉往烏克姆蒂亞地區(qū)的監(jiān)獄,但不知出了什么問題,此后就再也沒有了他的消息。目前,俄有關部門拒絕透露列舍京的下落,也拒絕發(fā)表任何評論。
據(jù)悉,列舍京的律師和家人正在向俄檢察機構上訴,要求有關部門提供列舍京和案件的最新情況。
這一連串變故也引起了俄羅斯科學界的高度關注。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尤里·雷若夫針對列舍京事件指出,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局的做法,“造成了恐怖氣氛的蔓延”,可能會使俄羅斯科學家在國際交流中“被逐漸隔絕”。
另一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安納多利·布拉科夫在接受《消息報》記者的采訪時也表示,事件中的科學家沒有觸犯法律。銀行的資料顯示,有關資金已被注入公司賬戶。這證明,該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完全透明的。布拉科夫還告訴該報記者,兩位獨立的專家在研究案情后認為,案件涉及到的技術,不可能被用于武器制造等軍事用途!断蟆愤披露,拘捕列舍京的決定,在專家有結論前就已作出。
“中國間諜”背后的意味
最近幾年來,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局頻頻逮捕“中國間諜”。不過,有意思的是,這些“間諜”多半最終無罪釋放,根本沒有真正發(fā)現(xiàn)所謂的“中國間諜”。
去年,有俄羅斯媒體說,“最近幾年,中俄關系雖然在包括軍火貿易等方面日益緊密,但俄羅斯破獲的中國間諜案似乎也在不斷增加。最近幾年,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似乎成了中國對俄開展科技和軍事情報間諜活動的重點地區(qū)。在過去兩年中,遠東地區(qū)至少發(fā)生了3起涉及中國的間諜案件。去年年初,一名中國男子在遠東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也就是中國所稱的伯力,在登機前往中國哈爾濱時被海關扣留……”不過,該媒體最后也承認,這些“中國間諜案”最終均無果而終。
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所謂的“中國間諜案”,反映出一些俄羅斯人對中國的戒心。近年來,俄遠東地區(qū)為發(fā)展經濟,邀請中國人前去開發(fā)。但在莫斯科,這卻成了“中國人口擴張論”。隨著華人在俄羅斯經濟領域日益活躍,莫斯科又出現(xiàn)了“中國經濟擴張”的論調。面對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俄政府也表現(xiàn)出或多或少的擔心。這都是國際問題專家公認的事實。
但多數(shù)國際問題專家也都承認,日益成熟的中俄兩國關系,不會受到“小插曲”的太大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