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嚴介和
嚴介和,一個昔日的高中教師,在20多年的時間里,成功地抓住了中國經(jīng)濟改革進程中的幾波機會——1980
年代下海并承包國企,1990年代承建政府基建項目,2000年之后大舉收購國企,最后以125億的個人財富高居2005胡潤百富榜第二名。這個典型的中國式創(chuàng)富故事吸引了眾多眼球,也留下了眾多追問
□本報記者 曹海東 朱紅軍
10月12日,“觀瀾湖2005胡潤百富榜”的推出,使一個名叫嚴介和的陌生人進入公眾視野。
他的典型的中國式創(chuàng)富故事吸引了眾多眼球,其風頭甚至超過了榜上第一富豪、靠電器連鎖店發(fā)家的黃光裕。
“他算是暴富了,1990年代還是無名小輩,一躍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一位嚴介和的舊相識如此評價道。
45歲的嚴介和出生于江蘇農(nóng)村,當過高中教師,后下海,在南京以承包基建工程起家,1990年代后期開始大舉收購國企,在百富榜上其個人財富從去年的15億元飆升至今年的125億元。他的個人發(fā)家史與中國經(jīng)濟改革進程并駕齊驅,亦因此令人矚目。
榜單甫一公布,嚴介和即在各家媒體上,談論自己的創(chuàng)富經(jīng)驗。但三天后,吉林國資委、江西國資委先后宣布叫停嚴介和在當?shù)氐膰笫召徯袆。緊接著,《第一財經(jīng)日報》等數(shù)家媒體開始對嚴介和的真實財富表示質疑。而在其后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嚴介和的名字卻沒有出現(xiàn)。
偏偏嚴介和不是個低調的人。10月28日,他穿著一身休閑運動裝,在南京總部的辦公室里向媒體宣布,歡迎媒體捅太平洋集團的漏洞。
但一周后,當了20多天公眾人物的嚴介和終于感到疲憊。他不得不約見記者對某些事情作出自己的解釋,而他的部屬也為此事忙個不停。
這個過程似乎成了中國近幾年來一種獨特的現(xiàn)象。凡有新面孔躋身富豪行列,必引發(fā)媒體調查。而嚴介和之所以倍受關注,是因為其創(chuàng)富軌跡無不與地方政府有著密切聯(lián)系,其大舉收購國企的舉動亦觸動人們對去年“郎顧之爭”——國資流失大辯論的記憶。
金陵的“第一桶金”
很多人都相信,南京是嚴介和的真正發(fā)達之地。
如今,嚴介和更愿意與人提及的第一桶金來自于南京繞城公路,800萬的收益被描述成太平洋起飛的第一波助力。
1992年,嚴介和注冊成立了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即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前身。他的哥哥嚴介清告訴記者,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手南京繞城公路建設項目,得益于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的原黨委書記兼總經(jīng)理陸志堅的支持。
但“800萬”卻被許多人視為有夸大之嫌。據(jù)悉,當年嚴介和公布這“第一桶金”的時候,即在南京引起軒然大波。
“大家都認為,政府怎么會讓嚴賺這么多錢,省里有人對此也有意見。”一位當時與嚴介和合作的承包商對記者說,“當時我們接的總攤子也就七八百萬的業(yè)務。如果要賺取800萬,大概要做2000萬左右的業(yè)務!
嚴介和并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引江在當時承包了多個標段,賺取800萬是很正常的,當時的工程利潤可以達到20%以上。
除了賺錢,南京繞城公路建設項目對嚴介和此后的發(fā)展還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為施工質量好、工期快,引江這支建筑隊伍迅速在南京“出名”——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省交通廳都對之非常信任,一些項目只讓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手,是為指令性分包。
三年后的1995年,嚴介和注冊成立了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人們注意到淮安的字樣被去掉了。關于為何向南京發(fā)展,其哥哥嚴介清稱,主要是嚴介和的抱負很大,一直想把企業(yè)做大。
一位接近嚴介和的人士稱,這段時間,嚴介和要擴大企業(yè)實力以及知名度,就必須融資,而向銀行借款和社會集資成為主要方式。當時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為嚴介和的企業(yè)做了一些擔保。
此后,嚴介和一路高歌猛進,相繼參加了京滬高速、南京新機場高速、江陰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和南京地鐵等工程建設。而在這些項目中不乏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的身影,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在相當長時間內扮演著引江的“衣食父母”的角色,將大量項目分包給嚴介和。
其間,1995年5月,嚴介和被授予首屆“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蘇新長征突擊手標兵”。年底,又被中華全國工商聯(lián)授予“中國十佳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家”稱號。一位熟悉嚴介和的人士稱,嚴很喜歡做一些和政府有關的刊物的理事。
此時屬于嚴介和個人的資產(chǎn)有多少呢?嚴介清告訴記者,當時嚴介和的個人財富不超過3000萬。據(jù)1999年召開的淮安市人大九屆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顯示,1995年嚴介和的引江建筑工程公司實現(xiàn)產(chǎn)值8200萬元,利稅1600萬元,固定資產(chǎn)為4800萬元。
登陸南京后,嚴介和的公司先后四度遷址,從青島路到定淮門、曠廬路,直至現(xiàn)在的五臺山1號。公司也先后三度易名,1995年,注冊成立了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1996年6月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完成“集團”更名登記,2003年,注冊成立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做強做大之雄心,可見一斑。
有一個細節(jié)可以顯示嚴當年渴望出頭的急切,公司遷址定淮門大街時,明明居于大街中間路段,卻偏偏申請了個0號門牌,“這差不多是全中國惟一的零號門牌!”
嚴介和之所以能夠在短期內“暴富”,首推時機選擇的恰當。尤其是2002年以后,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全國基礎建設項目一時紛紛上馬。
而從2003年到2004年,兩個突發(fā)事件更為之提供了契機。首先是非典危機,在那段人人閉戶不出的時間里,嚴介和卻開著車四下拜訪客戶、政府官員,以敬業(yè)形象博得對方支持;其二,國家對于宏觀調控的加強,銀行緊縮貸款,而這無疑使政府在項目啟動上缺乏財力,這使嚴介和采取墊資建設的方式被政府接受。
高額利潤的基建項目無法避免地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關系。其間,全國一大批交通廳長、建委干部落馬,但嚴介和自信地說自己“從不濕鞋”。
根據(jù)2002年媒體公開報道,1997年11月,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jīng)理陸志堅收受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公司經(jīng)理嚴介清所送人民幣2萬元整。而嚴介和打電話給陸志堅,叫陸趕緊將其哥送的2萬元存入“510”廉政賬戶。這幾乎是目前在媒體公開報道中惟一涉及嚴介和的“負面”新聞。
騎自行車周游列村
發(fā)達前的嚴介和一直生活在老家淮安。
2004年,嚴介和的母親去世。淮安楚州區(qū)三堡鄉(xiāng)嚴莊村的街坊們第一次在嚴家門口目睹了從未見過的豪華轎車。稍有見識的村民還能從車牌的號碼中揣測到車主的顯赫身份。
嚴家大院是典型的蘇北四合院——寬敞的堂屋,飛檐的設計依然透露著當年氣派,稻谷鋪滿院中。1980年代,“萬元戶”嚴介和修了村里最好的住宅。
如今,宅院已歸嚴介和的堂哥嚴金生寄住。“他很長時間沒回來了,只有去年他母親去世時回來一次!眹澜鹕f。
嚴介和出生時,正逢三年自然災害,家里條件比較貧困,五個子女中,他排行老五。因出生時父親44歲,因此,家里人一直管嚴介和為“四四”。
嚴的父親在舊社會是老私塾,母親是楚州城里人!袄蟽煽谌吮容^正派,在前后三四個村子,1000多戶中,很受愛戴!备绺鐕澜榍逭f。如今嚴介和則習慣稱自己出身于書香門第。
父親的管教并沒有束縛住少年嚴介和的天性,街坊鄰居至今直呼其綽號“二胡”——蘇北方言意即敢想敢做。據(jù)嚴金生回憶,嚴介和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清掃落葉燒火做飯。而在別人插秧的時候,只有他一個小孩敢給大人拉秧苗行距之間的線。
“他上小學的時候,經(jīng)常打架,即使比他年紀大的都聽他的!眹澜榍宸Q。
文化大革命期間,嚴家被定性為“四不清干部家庭”,嚴介和推薦上高中的名額被人頂替。在其哥的疏通下,嚴介和最終到了南閘中學讀高中。
“雖然晚去一個月,但是成績非常好,當上了學生干部,不過經(jīng)常和班主任打架!眹澜榍逭f,“以至于校長找上門來!
其間,嚴的急躁、好勝心強的性格已經(jīng)開始顯露。
嚴高中畢業(yè)后原本被安排到嚴莊村做一個鄉(xiāng)村干部,但是因為其不滿意,最終嚴介清通過關系替其謀得高中老師一職。
枯燥的教師生涯顯然仍不能令嚴介和滿足,“幾個月后,我就動起了其他心思!眹澜楹蛯τ浾哒f。
據(jù)本報了解,1980年代初,嚴介和即與三個同村伙伴決意下海,搞“副業(yè)”。騎著自行車周游列村,考察“項目”——為磚瓦廠土坯提供防雨設備——草簾。但這項“家庭副業(yè)”,并未帶來滾滾財源,幾番辛苦也才積蓄幾萬元。
這已足夠嚴介和在村鄰面前撐起面子,作為當時罕見的“萬元戶”——嚴家在村里建起了最好的房子,買了第一臺彩電。
天有不測風云,當時,淮安工商局的前身“打資部”接到村民舉報,稱嚴家雇工剝削,謀取暴利,為此成立兩個調查組,進行了20余天的專案調查,從貨源、銷售渠道以至成本,都進行了仔細核算,且定性其為“大案、要案”。
一個今日看來不可思議的情節(jié),在彼時的農(nóng)村不啻于一場災難。
“很多村里人都說,你家老二(注:嚴介和在兄弟中排行老二)肯定跑不掉,要坐牢了!眹澜榍逯两裥挠杏嗉。
不過,經(jīng)此一遭,嚴介和的名字卻在淮安地界傳開,事隔二十年,今日的嚴介和再次提起此段經(jīng)歷,總是大手一揮,“苦難造英雄啊”。
真正讓嚴介和進入“商圈”的則是1986年他對三堡鄉(xiāng)水泥制品廠的承包。嚴介和的小舅子張云平告訴記者,當時的水泥制品廠被列入了當時政府企業(yè)承包改制的樣板。
隨后,嚴又租賃承包了三堡鄉(xiāng)建材廠、三堡鄉(xiāng)建筑站,1989年到1990年又以其親戚名義注冊淮安騰達貿易公司、淮安輝宏建材公司。其間還搞了建材銷售部,賣水泥、鋼材、木材等,經(jīng)營業(yè)績風生水起。
承包國企的這段經(jīng)歷,如今被嚴介和奉為磨礪才華的經(jīng)典時段,他常以“點石成金”來比喻自己改造企業(yè)之才能。嚴介和強調,這幾家國有企業(yè),經(jīng)其掌控,轉瞬扭虧為盈,全部盤活。而據(jù)記者在淮安的采訪,至少那家水泥制品廠,在其接手的兩三年內,效益一般,主要是產(chǎn)品單一,銷售的樓板與當時農(nóng)村市場的需求并不符合。
當年的嚴介和,如今留給家鄉(xiāng)人的印象也迥然不同。一說,此人不踏實做事,一個地方?jīng)]做完就換一個地方,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另一說,此人做事很慷慨,只要答應別人的事情,必定辦到。淮安市的一位前任市委領導也稱,嚴介和在淮安就是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
不過,當時淮安卻很看重他!斑@也很正常,淮安這樣一個貧窮的地方出了這樣一位改革者,當然會呵護!币晃辉1990年代就認識嚴介和的人分析說。
嚴介和對自己多年積累的政治資源并不諱言,“當時在淮安,我的水泥制品廠產(chǎn)品大多包銷給政府部門”。
關于1990年以前的嚴介和究竟有多少資產(chǎn),他的兄長嚴介清思忖再三后,說,“只知道,當時外面欠我們20多萬債務!
故事至此,稀松平常,但此后的發(fā)展卻可用“巨變”來形容。
“手握木偶線的大師”
10月28日深夜,嚴介和帶著微醺的酒意,手握四根筷子,拂開雜物,在一尺見方的茶幾上,左右騰挪著。
借著眼花繚亂的手勢,他正試圖向記者闡明一個在他看來簡單,而聽者依舊云里霧里的財富累積模式!岸藛,懂了嗎?”他問。
熟悉基建的人稱之為BT模式,意為,企業(yè)先墊資建設,再移交政府,最后由政府短期內分期付款。這正是嚴介和在南京發(fā)達之后,迅速將公司做大的主要方式。
從1996年開始,嚴介和就以此為主要業(yè)務開展模式,以超乎尋常的發(fā)展速度遞進,承接千億之多的工程定單。截至2005年,其手里已握有2700億定單,這相當于中部地區(qū)20個城市的GDP。他甚至稱,在2008年自己退休前,太平洋的訂單要突破5000個億。
嚴介和第一次采納BT模式可以追溯至1996年的江蘇宿遷市地級市的成立。據(jù)嚴介紹,當時宿遷建市之初一窮二白,時任宿遷市市長跑到南京找到嚴,希望嚴能夠在宿遷市建立一條南北走向的市府大道,正是采用先墊資再交付的BT模式。
幾乎所有人都會在對2700億嘖嘖稱奇的同時,為嚴介和的資金鏈捏一把汗,“這得需要多少啟動資金,他哪來那么多資金?”
“以一個BT項目中的100%造價款為例,如果分4年還清,相當于政府每年還25%的造價款。每一年里還的款亦可作為新的項目的啟動資金,這些新操作的項目的分期款又可以依次類推新開項目,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項目數(shù)可以在不投入新資金的情況下,以幾何般累積。”
他稱自己簡直可喻為“手握木偶線的大師”,從容地支配著這些項目之間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回周濟,續(xù)接,以一當十,四兩撥千斤。
本報記者專門就此請教一位多年從事基建項目建設的業(yè)內人士,他證實,基建工程,往往同時運作幾個項目所需要的資金要比一個項目需要的少,而且更好運作。他將此解釋為其中各個項目之間可以拆借,“因為一個項目中人工成本、建材成本都是可以用拖欠控制的!
嚴將之形容為滾雪球,他不認為如此設計也是在玩資本游戲,“我和顧雛軍不一樣,他是沒有實業(yè)的空對空,而我每筆資金均有相應的工程實業(yè)在!
所以他不擔心資金鏈一旦中斷,會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這就好比大數(shù)的枝杈,斷了一小枝節(jié),并不影響整個大樹生長!
盡管運作如此多的項目,但嚴介和的太平洋建設集團卻從不參與競標。嚴對此解釋說,主要是因為自己開出的條件絕對是優(yōu)惠的,以至于政府非選他們不可。而且造價比同行往往節(jié)省成本5%以上。即使如此,利潤依然在10%以上。
但在嚴奉為“秘密”的資本裂變圖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即政府能不能按時還款。
嚴的辦法是,當政府無錢償還的時候,可以采取兩種模式:一種由政府擔保,太平洋融資,另一種就是由太平洋擔保,政府負責融資。
但是,南京市銀行界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兩種模式都存在風險。
如果政府擔保,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出現(xiàn)呆壞賬,政府一般只能承擔1/3,其余還是要由太平洋來負責。如果太平洋擔保,基建項目等公共設施項目無法成為抵押,即使有收費項目,還要看合同中是否約定。
這種風險至少是嚴介和不予承認的,據(jù)本報了解,截至2004年,太平洋負債率31%,當時賬面顯示利潤4億多,其在中國銀行南京分行、建設銀行南京分行貸款不足1億元。
但如此優(yōu)秀的業(yè)績,依然為某些銀行所擔憂。因對太平洋的急速發(fā)展模式存有疑問,一些銀行對其放貸依然審慎。
“太差的報表不能相信,像太平洋這么優(yōu)異的報表同樣要擔心。”一位銀行業(yè)人士說,“民營集團化企業(yè),往往子子孫孫無窮盡,情況很難摸清楚!
而接近嚴介和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太平洋資金上比較困難,外面欠太平洋的錢也很多。
嚴介和并不承認這一點,“錢都是不停地在滾動在工程里!彼嬖V記者,目前整個太平洋集團沉淀下來的資金有三五個億,隨時可以調配的資金在30個億左右。
漩渦中的高歌猛進
“收購不成,到處是人大的質疑啊!痹诩、江西先后叫停嚴介和在當?shù)厥召弴蟮呐e動后,嚴變得焦慮不安。
此前,在基建主業(yè)之外,嚴介和已在江蘇收購了31家國企。他對記者說:“以前收購這些國企,政府都紛紛找上門來。談判就是三個小時,往往他們都覺得不是在談判,而是在培訓他們!”
但現(xiàn)在情況已完全不同。事實上,除了江西景德鎮(zhèn)和吉林之外,嚴之前收購流產(chǎn)的案例還有湯溝酒業(yè)、南京市三建等。
2004年太平洋收購南京三建,其實扮演的是火線救兵角色,此前南京三建正與香港一家公司洽談,因資產(chǎn)評估達不成共識,意外流產(chǎn)。
“太平洋介入后,答應協(xié)議簽完一個月后注資5000萬,可是遲遲不見兌現(xiàn)承諾,所以只能告吹!比ǘ麻L辦公室主任如是解釋。
這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淮安、宿遷。以宿遷玻璃廠為例,2002年6月,宿遷玻璃廠以零資產(chǎn)轉讓給江蘇太平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記者從宿豫區(qū)得到的數(shù)據(jù)是,至今,嚴介和在宿遷玻璃廠投入的資金大約是3600萬元左右,主要用于技改。但是根據(jù)記者看到的一份協(xié)議內容,當時要求嚴介和分批投入9000萬元以上用于買受企業(yè)的技術改造。同時土地使用權轉讓以后,一年內江蘇太平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需要確保投入3000萬元對二、三車間的窯爐進行技術改造。
一位已經(jīng)離開宿遷玻璃廠的員工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太平洋集團曾經(jīng)從宿遷玻璃廠抽取資金,聽說是集團資金周轉比較困難。當時有中層員工和職工集了資,而且利息很高,甚至1分5到2分。有的人一下子集了十幾萬。
對于不注資反倒抽取資金,嚴介和斷然否認,并稱已經(jīng)真金白銀注資了數(shù)千萬,“輸血是為了造血,玻璃廠為集團貢獻點利潤也是合理的!
而對于更多的被他收購的企業(yè)的職工來說,更是心態(tài)復雜。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家就是希望嚴介和投錢”一位已經(jīng)離開太平洋玻璃廠的員工說。
對于這些被嚴稱為“爛攤子”的國企,嚴介和為什么會感興趣呢?“社會責任感”和“人才”是嚴介和提供的答案。
嚴介和比較能飲酒,酒過三巡即開始演講,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文化到哲學。而且習慣于與酒桌上的人稱兄道弟。對于嚴的演講水平,原江蘇省工商局個體私營處處長郝心棟非常贊賞,“只要到一處,肯定是掌聲不斷”。
但現(xiàn)在,這位有演說天賦的富豪聽到的卻不是掌聲。
(本報記者鞠靖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