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城市的功能定位折射著城市發(fā)展的價值取向,那么,城市的形象定位則寄寓著基于價值取向的城市理想藍圖。于是,當帆船運動不再僅以奧運的名義進入大眾的視線乃至生活的時候,當薛家島正式改名為鳳凰島,著力打造“中國好萊塢”的時候,當各種音樂盛事及第一屆音樂節(jié)拉開帷幕、閃亮登場的時候,
青島似乎已不再滿足于給人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單薄的視覺印象,城市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整合以“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影視之城”的名義為青島披上了文化的霞帔。 我倒是認為,文化不見得定要深沉和神秘,因為文化不同于歷史———提煉和升華光陰的給予比簡單的時間累積更為重要。城市的經(jīng)營也在實踐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現(xiàn)代營銷理念,所以,文化形象的塑造與推介必然要借助人為手段的催化,但相比起來,我還是更加深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箴言,因為大眾意識的形成需要外界的不斷灌輸,更需要自身的感悟和領會。對于青島來說,城市形象和城市旅游形象應該是一致的?墒牵覀儾荒軉渭兊刂灰揽颗e辦一些節(jié)事來吸引旅游者的目光,而是應讓這種形象的精髓滲透于青島城市文化的血液和氣質(zhì)之中。
以“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影視之城”的文化形象定位而言———目前,帆船運動還未成為青島的一項大眾型運動,而且專業(yè)知識的普及程度也不高。許多市民對于帆船知識大多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無所知。“青島是大海的故鄉(xiāng)”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共識,“青島同時也是帆的故鄉(xiāng)”首先需要青島市民的認可和支持,然后才能得到更多游客的接受———大海上盡是點點白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帆船之都”,越來越多的帆不僅只飄揚在青島的大海上,還應該飄揚在市民和游人的腦海中。
而“音樂之島”則應本著音樂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精神讓市民和旅游者得到愉悅和享受。音樂不是高雅文化的象征,也不是精英階層才可消費的奢侈品,所以,音樂文化的大眾化十分重要,應該讓大眾也能感受到空氣中跳動的音符和流淌的韻律,但是在此過程中應該避免世俗化乃至庸俗化。在我的理解之中,“音樂之島”的稱謂還似乎流露著人本主義的意味。生活或是旅游在一座充盈著音樂美感的城市是十分愜意和幸福的事情,讓不必濃重、淡淡就好的藝術(shù)氛圍彌漫于城市的隅落,不單靠舉辦幾場高雅的音樂會,而是城市迅疾有序、舒緩有致的人性化氣息。
“影視之城”除了成為培養(yǎng)影視人才的基地和更多影視作品的取景地外,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每一處風景都如畫面般的美麗,亦真亦幻才更使人留戀。旅游者漫步青島的時候,仿佛也置身于一個童話世界,城市的每個細節(jié)就是故事的每個情節(jié),在其中扮演著自己傾心的角色——這是最好的心靈體驗。
目前,青島文化形象的塑造和推介在同步進行,挑戰(zhàn)與機遇同在!拔幕衬钡年幱霸谥鸩降鋈藗兊囊庾R。未來,“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影視之城”會成為青島的代名詞,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