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非典疫苗臨床試驗負責人,中日友好醫(y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江濤教授表示,非典病毒滅活疫苗一期臨床試驗過程中,尋找接受第一批疫苗接種的志愿者是較為艱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4日下午,在北京化工大學校園中,經過一番周折,記者終于找到了在5月22日首批參加非典病毒滅活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的志愿者之一的蘭萬里同學。在首批
接種非典疫苗的36名志愿者中,23歲的蘭萬里是最年輕的,目前是化工大學數(shù)學系2004級研究生。在第一天接受非典疫苗注射的4人中,蘭萬里第二個進入注射室,接種了實際上的第一針非典疫苗———揭盲后得知,第一名受試者注射的是安慰劑。
注射第一針時感覺氣氛莊重
蘭萬里告訴記者,注射那天,他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首先是對這次試驗充滿信心,因為成為志愿者之前,試驗人員已經向他詳細介紹這次臨床試驗的科學性和風險性。
小蘭說,他記得那天是在一間不大的房間里注射,房間里除治療床外還有一些說不上名的醫(yī)療設備。是一名護士給他扎的針,針頭不大,可能液體只有幾毫升,他基本上沒有感覺到疼。旁邊有一名醫(yī)院的工作人員在攝影,整個小屋的氣氛顯得莊重、嚴肅。第一批受試者為4人,他們之間每次見面會互相簡單問候一下,但沒有太多的聯(lián)系,彼此不清楚對方的太多情況。
生活沒有什么改變
在化工大學的校園中,剛剛下課的學生們腳步匆匆。對于忙忙碌碌的北京大學生來說,幾名大學生志愿者可能就睡在他們的上鋪,或者曾經在一個教室看書,但是他們并不知道,為人類克服疾病自愿做出犧牲和嘗試的人就生活在自己身邊。
進行疫苗注射之后,小蘭像往常一樣回到了學校,過著和往常一樣的生活。他說,注射這種疫苗就像注射感冒疫苗一樣,對他來說心理上沒有什么變化,但是隨后看到了相關的報道,才感覺這件事“挺光榮的”。談到這里,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小蘭表示,注射疫苗之后,對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沒有什么禁忌,衣食住行全部和以前一樣,半年多來他的身體也一直和過去一樣健康。
非典期間曾因感冒被校醫(yī)站隔離
蘭萬里告訴記者,非典暴發(fā)時,他正在北京化工大學讀3年級,當時,學校已經被封閉起來。他不慎得了感冒,因為體溫偏高,被校醫(yī)站隔離。大約有五六天時間,他每天只能呆在一間小屋中,當時真是覺得特別無聊。他對自己發(fā)燒的原因非常
清楚,就是感冒。因為那段時間他一直呆在學校沒有出過校門,但是他還是得接受觀察。也是那段時間,他真切地體味到了那些不慎感染非典的人們的心態(tài):“他們一定非常痛苦,因為除了病痛、很高的死亡率,還要被隔離!
決定成為志愿者
小蘭告訴記者,聽到中日友好醫(yī)院將開展非典疫苗的一期臨床試驗的消息后,他沒有多想,主動找到了負責此項工作的林江濤主任,表示希望作為志愿者參與進來,“就是想做一點有意義的事”。
經過抽血、心電圖、X線等一系列嚴格的體檢,一位醫(yī)生向他詳細介紹了試驗方法及所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耙f一點兒不緊張是假的”,小蘭表示,“相信我們的科研人員,相信政府會對我們負責,更何況萬一有問題的話林大夫他們肯定有辦法救治我”。經過認真的思考,第二天一早他回電話表示,做這次試驗的第一批志愿者!拔沂谴髮W生,萬一有什么情況我可能比別人描述得清楚!
作為大學生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后,他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可以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也是不希望讓家人為自己擔心,因此沒有告訴疼愛自己的父母和姐姐。一直到暑假回家,才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父母開始有一點擔心。由于自己對這件事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他對父母做了解釋,聽完他的解釋,又看到他的身體仍舊“蠻健康”的,父母也就放了心。
整個過程感覺有意義和“溫暖”
談到成為志愿者之后的經歷,小蘭的臉上隨即露出幸福、喜悅的笑容,說這是一次頗感溫馨的過程。從答應做志愿者,到接受體檢,從5月22日接受疫苗注射,到目前一直接受觀察的半年多時間里,他前后20多次到醫(yī)院,接受抽血、檢驗及其他相關檢查,醫(yī)護人員的關心、詢問也感覺很體貼。每次抽血后,還會有營養(yǎng)費,這讓他的心里感覺很溫暖。
愿為社會多做一點
小蘭告訴記者,他喜歡平淡的生活,如果能通過這次志愿者行為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就不僅覺得自己非常幸運,也感覺這次的選擇特別有意義。蘭萬里樸素、單純的談吐和舉止,讓人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也讓記者對所有參與這次臨床試驗的志愿者,一直以來所做的默默奉獻而感動。
試驗人員向記者表示,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能夠有勇氣站出來,擔當志愿者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決定,這些志愿者對于國家所做的貢獻也是具有非常特殊意義的。
記者在采訪中感受最深的是志愿者的善良和單純。對于他們來說,熱情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一個重要的做人標準。在此,我們衷心感謝這些無名英雄。(郭峰)
編輯: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