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畫 張建輝 花上1200元錢,用油墨把指紋捺在紙上,再掃描進電腦進行分析,就能解讀大腦密碼,測出孩子的先天智能和潛能,并得出最優(yōu)發(fā)展方向。近日,這種所謂的“皮紋測試”技術在山西省太原市一些幼兒園悄然流行。 有關醫(yī)學專家認為,這種測試缺乏科學依據,極具欺騙性,屬偽科學。同時,部分家長認為幼兒園和公司聯手搞推介,有“斂財”之嫌。 花1200元可測孩子未來 “皮紋測試”是指通過對雙手掌紋及十指指紋的采樣分析后,檢測出手主人先天遺傳的各種差異和特質,并由此來反映被檢測者大腦發(fā)育、皮質層狀態(tài)和灰層的分布情況,進而判斷得出被檢測者的“最優(yōu)發(fā)展方向”。在太原,這種神技經由山西道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一些幼兒園中推廣,每個接受測試的孩子要為此繳納1200元費用,可謂“生意火暴”。 據該公司負責人梅明之介紹,該項測試適用于年齡在3個月以上的所有人群,目前主要用于兒童智力的開發(fā)與引導,順強補弱、揚長避短,激發(fā)孩子潛能,確定鋼琴、數學、語言等諸多培養(yǎng)方向,早日成才。梅明之介紹,“皮紋測試”肯定具有科學性,其核心理論是“智能皮紋學”,而且這項技術還在臺灣注冊了專利。然而,梅明之卻無法給出具體科學解釋,并表示“對于它的科學性在推廣和傳播過程中不會講得很詳細”。 皮紋測試披上公益外衣 推廣“皮紋測試”項目的山西道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由一家名為愛麗絲的培訓機構更名后成立,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法人代表叫原冰。原冰本人是山西省科教文互助基金會(山西省民政局管理的一個民間協會)活動部主任,梅明之是她的丈夫,也是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山西道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辦公地點就設在基金會,公司部分員工本身就是基金會工作人員。 2010年1月29日,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印發(fā)了《關于在全省實施“全民助讀工程”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定由山西省科教文互助基金會負責接受社會單位或個人捐贈的圖書,并向貧困地區(qū)中小學援建“愛心圖書室”“主題書架”等讀書場所,但活動內容并不包括推廣“皮紋測試”。有家長質疑山西道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披著公益外衣來推廣“皮紋測試”。 梅明之解釋說,在實施全民助讀工程期間,他們發(fā)現了兒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當時正巧接觸到了“皮紋測試”,然后就引進了該項目,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對此,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副處級調研員柴曉剛說,山西省科教文互助基金會從來沒有就“皮紋測試”一事向局里做過匯報,山西道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更是從未聽聞,山西省新聞出版局也沒有收到過相關檢測費用。 幼兒園公司聯手“斂財” 調查中記者發(fā)現,山西道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對太原多家幼兒園園長進行了“檢測報告咨詢師”資質培訓,培訓合格后,由“北京道蒙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頒發(fā)《皮紋檢測咨詢師證書》,截至目前共舉行5期培訓班,培訓費每人6740元。 太原化建幼兒園園長張信栗就在“全民助讀工程”的大辦公室參加了關于“皮紋測試”的培訓學習,并計劃在春節(jié)后推廣。至于為何樂意交錢參加這樣的培訓,接受采訪的幼兒園園長均否認中間有利益關系,并表示自己只是想充實知識儲量,以便更好地服務幼教工作,投資的錢算是交學費,不求回報。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許多家長在聽取了幼兒園講座后都交錢給孩子做了“皮紋測試”。 2011年11月19日,大約200名幼兒家長參加了太原太航幼兒園的講座,講座對“皮紋測試”做了專門介紹;太原公交童心幼兒園曾專門召集家長代表開會推薦“皮紋測試”,至2012年1月6日30余名兒童進行了“皮紋測試”,園長趙舟“計劃在新學期開學后再深入推廣”;太原太航幼兒園早教中心也已經有30余人接受了“皮紋測試”,每人交費1200元。 有些家長對此表示不滿,認為助讀工程是項神圣的事業(yè),但幼兒園和公司卻借機聯手搞項目推介,收費昂貴,有“斂財”之嫌,但又不愿因此開罪園長和老師。 專家質疑 山西省中醫(yī)院手針穴位學專家、針灸科主任醫(yī)師 杜雅俊 夸大了望診功能 擁有20多年的從醫(yī)經驗,在“手部望診”方面深有研究的杜雅俊說,在中醫(yī)理論中,人體的臟腑、經絡等生理特質或病變均可以在手部體現,但這種體現側重于生理特征,對人腦智能無法體現。杜雅俊直言:"皮紋測試’夸大了對手部的望診功能,能測出小孩在哪個學科有潛能,帶有一定的迷信思想,誤導子弟!”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學習科學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趙雨林 極具欺騙性的偽科學 趙雨林3年前就曾做過“皮紋測試”項目的研究。他認為,“皮紋測試”中涉及的主要理論依據是醫(yī)學遺傳學與多元智能學說,這兩者相結合得出的結論是具有科學性的,但是加上“皮紋測試”后就會變得難以確定,“N多個正常,N多個科學,N多個合理,來包裝它這個核心的、不合理的、不科學的這種偽科學的東西,極具欺騙性?!?/p> 此外,趙雨林還指出,檢測的結論只是一個預見僅供參考,即使測錯了,誰又會在30年后因為沒有成為“數學家”而對幼時的一紙測試追責,但是對孩子的誤導卻追悔莫及,甚至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