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人,還要應有自己的新聞人格和品格。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無形的。最鮮明的“三種品格”:一是公正的品格??陀^公正,對新聞事實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場,從社會固有的利益關系中“超脫”出來,以平等的觀點審視各種矛盾和關系,不趨炎附勢,不阿諛奉迎,不見風使舵,不落井下石;二是誠實的品格。講實話、報實情、寫實事、鼓實勁。不夸大、不縮小、不歪曲,一是一,二是二,這是新聞人立身成業(yè) 新聞工作處在意識形態(tài)的前沿,對社會精神和人們思想意識有著重大影響。尤其在當前改革深化、社會轉(zhuǎn)型的發(fā)展機遇期和矛盾凸現(xiàn)期,更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我認為,當前要突出解決新聞工作者思想觀念上的“三個關鍵問題”,即責任感、敬畏心和價值觀。 首先是要有社會責任感。這是新工作的性質(zhì)和功能所決定的。新聞工作是黨的生命和事業(yè)的組成部分,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所有新聞媒體,盡管定位,受眾和風格不盡相同,都必須講黨性、顧大局、守紀律,毫無例外地服務、服從于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這個最大的中心。在進行采訪、編輯、出版、制作、發(fā)行、經(jīng)營等各項業(yè)務活動中,都要保持記者的良知。經(jīng)常要思考這樣幾個嚴肅的問題:我們的宣傳報道、作品、產(chǎn)品,對科學發(fā)展、社會和諧是促進,還是促退?對社會風尚是凈化還是污染?對青少年成長是有益還是有害?對黨委、政府工作是幫忙還是添亂?自覺地把正確導向、高雅品味放在第一位,切實為黨為人民為社會負起責任來。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受人民歡迎的記者、編輯,都是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著稱的。美國記者里德為了向世界展示十月革命的真相,冒著槍林彈雨采訪,寫出了《震憾世界的十天》;斯諾為了真實反映中國人民團結抗戰(zhàn)情況,不辭勞苦,寫出了舉世聞名的《西行漫記》;著名記者范長江謹記記者職業(yè)的神圣,第一個寫出了客觀報道紅軍長征的行蹤和影響的經(jīng)典之作《陜北之行》;新華社前社長穆青為了報道一位真實感人的縣委書記,曾六上蘭考縣,五上紅旗渠,歷經(jīng)半年多,走遍山山水水,寫出新聞傳世之作《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這些著名記者和新聞前輩的職業(yè)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是我們應好好繼承和發(fā)揚的。 其次,要有敬畏之心。所謂“敬畏”,就是尊重、敬仰、尊從。記者是歷史的記錄者,正義的維護者,文明的傳播者,其所承擔的社會使命,要求記者要有敬畏之心,要敬業(yè)、慎行、律已、奉公,絕不能自持“無冕之王”而為所欲為、我行我素。一要敬畏事實。記者采訪報道剛剛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事件上,要從接近事實、了解事實、尊重事實、反映事實出發(fā),客觀、公正、真實、完整地報道,達到通達民情社意,引導社會輿論的目的?!罢鎸嵤切侣劦纳保陀^事實不容扭曲,不容杜撰。敬畏事實就是遵循新聞規(guī)律。二是要敬畏人民。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記者賴以成長和工作的沃土,值得我們永遠的感恩和敬畏。我們頭腦里時刻要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為了人民利益”的信念和意識,尊重人民的合法權益,為人民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而鼓呼,而奮斗。三是敬畏法紀。法律紀律體現(xiàn)著黨和國家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公共利益,是神圣不可違反的。我們的一切新聞活動、都必須在法律、紀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進行,在行業(yè)作風和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下進行。四是要敬畏組織。一個新聞工作者成長,滲透著各級組織的關心、教育、栽培,飽含著同志們、戰(zhàn)友們的幫助的關愛,要有一番作為更離不開組織的指導和支持。所以,我們對組織必須保持一種親和感、歸屬感,把自己的言行入置于組織監(jiān)督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