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年前,昌邑市發(fā)生了一場丈嶺戰(zhàn)役,即墨鳳山村的白鳳山在這場戰(zhàn)役中犧牲,年僅20余歲。1956年,當?shù)卣诓厥酗嬹R鎮(zhèn)修建了烈士陵園,白鳳山烈士與其他700余名革命先烈被葬于此。63年過去了,許多烈士的后代來此地尋找犧牲的親人,但白鳳山烈士的墓地盡管有名有姓卻不見任何親人前來祭拜。2月14日,早報接到已經(jīng)守衛(wèi)烈士陵園10年的楊治忠老人來電,今年65歲的他唯一的心愿就是為陵園里的烈士尋找到親人。接到楊治忠老人的電話后,早報記者趕赴昌邑進行了調(diào)查采訪。 【啟程】 為給烈士尋找親人滿車乘客都不相信 14日下午2時10分,記者坐上了前往昌邑市的長途汽車,因車程較長,記者與車上的乘客攀談起來,當記者對車上乘客表明此行目的是為烈士尋找家人時,滿車的乘客竟無一人相信。乘務(wù)員小劉表示她的家就離飲馬鎮(zhèn)不遠,她的很多親戚就住在飲馬鎮(zhèn),逢年過節(jié)經(jīng)常到飲馬鎮(zhèn)走動的乘務(wù)員小劉表示,她甚至不知道飲馬鎮(zhèn)還建有一個烈士陵園。 “哪個烈士是你家親戚啊,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車上的一名乘客問道,記者掏出工作證,眾人這才相信了記者此行的目的,乘務(wù)員小劉此時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有著山東姑娘豪放性格的她一再提出要給記者免票,見記者推辭小劉又提出等下次記者再去昌邑時一定請客吃飯。 【見面】 汽車晚點傍晚才到守墓人寒冷中等待 由于汽車晚點下午6時20分才到達目的地。根據(jù)約定,記者本來與楊治忠老人約定在昌邑市飲馬鎮(zhèn)一條名叫政府街的街道路口見面,但因為汽車晚點加上當晚零下10攝氏度左右的低溫天氣,記者已經(jīng)不指望楊治忠老人還能等候在約定地點,但記者顯然低估了這名守墓十年老人的毅力。晚上7時,記者來到政府街路口時看到一名瘦小的老人坐在一輛“敞篷”的電動三輪車上,因沿途沒有見到任何營運車輛,記者將這名老人誤當成了做三輪車出租生意的人,記者走上前去想要詢問出租車價,誰知還沒等記者開口老人竟一眼認出,“你就是從青島來的記者吧,凍壞了吧,快上車。”記者這才意識到眼前這個戴著鴨舌帽,身材瘦小的老人就是楊治忠。 【探墓】 沿著羊腸小道初見烈士墓地 坐著楊治忠老人三輪車到達飲馬鎮(zhèn)烈士陵園時已是夜里8時20分,夜里的烈士陵園顯得格外寂靜,但在深夜里豎在門前的一塊烈士紀念碑以及碑后的烈士祠卻格外顯眼。記者來到了楊志忠老人不足10平米的烈士陵園管理室,老人介紹這間屋子也是他和老伴長住的家,記者看到屋內(nèi)除了大土炕和一個已經(jīng)沒有水的水缸外便再無其它家具,一臺只能收到寥寥幾個臺的17寸電視機是楊治忠老人和老伴唯一可供消遣的電器。 在屋內(nèi)暖和了一會,楊治忠老人提出帶記者去陵園第九墓區(qū)也就是白鳳山烈士的墳地看看,記者跟隨楊治忠老人走在一條長約200米的羊腸小道上,踩著地上干枯的樹葉,記者倒是有點緊張,反而楊治忠老人在不斷地寬慰記者。在老人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白鳳山烈士的墓地,盡管是夜晚但墓碑上用繁體字刻著的白鳳山烈士之墓幾個大字卻顯得很清晰。由于夜色已濃無法拍照,記者決定第二天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