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法國巴黎盧浮宮公布蒙娜麗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和2%的憤怒。這一結果是由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學應用“情感識別軟件”分析出來的。圖為2005年4月5日在盧浮宮拍攝的蒙娜麗莎的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
當我們凝視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時,常常被那帶有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美麗笑容所迷惑。遠看時有,近看似無,有時看來溫柔舒暢,有時略顯哀傷,有時甚至微露揶揄之意。
是什么造就了這變幻莫測的神奇一笑?近日,科學家運用電腦技術做出了新的解讀:“她”的微笑中帶有喜悅、厭煩、恐懼等多種情緒。
***一笑承載四種情緒
據(jù)法新社12月14日報道,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科學家與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聯(lián)合開發(fā)了一種“情緒識別軟件”。它能通過分析面部表情特征來評估一個人的情緒,如嘴唇的彎曲度、眼部周圍的皺紋等,然后分別算出喜悅、悲傷、恐懼、憤怒、驚訝、厭惡這六種情緒所占的比例。
對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分析結果是:其中包含83%的喜悅,9%的厭煩,6%的恐懼,2%的憤怒。這一研究成果將刊登在本月24日出版的《新科學》雜志上。不過,究竟是什么情景竟然同時勾起了“蒙娜麗莎”的四種情緒?這大概又是一個難以說清的“謎外謎”了。
***微笑之謎眾人說
當然,這個“情緒說”只是眾多說法中的最新版本。
美國哈佛醫(yī)學院的神經(jīng)生物學家瑪格麗特·利文斯通認為,蒙娜麗莎微笑的時隱時現(xiàn),是我們的眼睛運動的結果。按照利文斯通的分析,人眼通過兩個不同的區(qū)域來觀察世界。一個是中心區(qū),被稱為視網(wǎng)膜的中央小窩,它讓人們看到顏色,認出印刷符號,辨別細節(jié);另一個是外圍區(qū),它分布在中央小窩的周圍,是人們區(qū)別黑白、捕捉運動、分辨陰影的區(qū)域。當人們觀察別人時,常常注視對方的眼睛。在欣賞《蒙娜麗莎》這幅畫時,人們首先注意的也是人物的眼睛。當觀察者眼睛的中心區(qū)在蒙娜麗莎的眼睛上時,“外圍區(qū)”視線會落在她的嘴上。鑒于外圍視區(qū)的觀察特點,它會很快地注意到蒙娜麗莎顴骨的陰影,這些陰影又恰恰使人們意識到笑容的存在。但是,當直接觀察蒙娜麗莎的嘴時,人眼的中心區(qū)又不會注意到陰影,所以“人們永遠無法從她的嘴上看到笑意”。由此,利文斯通得出結論:蒙娜麗莎的笑容時隱時現(xiàn),完全是因為觀察者的視線在其臉上游動產(chǎn)生的效果。
加拿大美術史家蘇珊·吉魯曾公布過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她說蒙娜麗莎那傾倒無數(shù)觀賞者的口唇,是一個男子裸露的脊背。這一論斷既新鮮又荒誕,然而論證是有力的。集畫家、雕刻家、建筑師、工程師及科學家等多種才藝于一身的達·芬奇,可謂是個“怪杰”。他是個左撇子,習慣從右到左倒著書寫,別人要借助鏡子才能讀出他寫的東西。因此借助鏡子亦不失為欣賞者讀畫的一種方法。旋轉90度后從鏡中看蒙娜麗莎抿著的笑唇,恰好是一個背部線條分明的結實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而且,表現(xiàn)人體美和呼喚人性的覺醒既是達·芬奇的人生哲學,又是他的藝術觀。
還有些“一家之言”聽起來也很有創(chuàng)意。
美國馬里蘭州的約瑟夫·鮑考夫斯基博士認為:“蒙娜麗莎壓根就沒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說明她想掩飾自己沒長門牙!
法國里昂的腦外科專家讓·雅克·孔代特博士認為蒙娜麗莎剛得過一場中風,她半個臉的肌肉是松弛的,只不過因為臉歪著所以才顯得像是微笑。
英國醫(yī)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麗莎懷孕了。他的根據(jù)是:她的臉上流露出滿意的表情,皮膚鮮嫩,雙手交叉著放在腹部。性學專家則推測:蒙娜麗莎剛剛經(jīng)歷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現(xiàn)出令世人傾倒的微笑。
還有一種近乎無稽之談的說法:她的表情就像吃了苯氨基亞胺似的,顯得很陶醉,這是吃完巧克力后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一種歡愉激素。這種說法很少有人相信,因為當時還沒有巧克力呢。
***“蒙娜麗莎”的傳奇“一生”
1503年 達·芬奇開始創(chuàng)作《蒙娜麗莎》。
1507年 《蒙娜麗莎》創(chuàng)作完成。
1514年 達·芬奇接受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請移居法國,《蒙娜麗莎》與他同行。
1519年 67歲的達·芬奇在法國安博瓦城去世,《蒙娜麗莎》為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購得。
16世紀30年代 弗朗索瓦一世在楓丹白露宮一個半公開的畫廊內(nèi)首次向世人展示《蒙娜麗莎》。
1789年 法國大革命開始,《蒙娜麗莎》被藏在貨倉中躲過了劫掠。
1800年 《蒙娜麗莎》落入拿破侖之手,拿破侖把這幅名畫掛在了自己的臥室中。
1804年 《蒙娜麗莎》被請進了后來的長久棲身之地——巴黎的盧浮宮。
1911年8月21日 《蒙娜麗莎》在盧浮宮中失竊。
1913年12月11日 盜竊者試圖將《蒙娜麗莎》賣給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最后因此而被捕,《蒙娜麗莎》失而復得。
1913年12月 《蒙娜麗莎》在意大利巡回展出。
1913年12月31日 《蒙娜麗莎》被重新運回巴黎盧浮宮。
1956年
有人向《蒙娜麗莎》投擲硫酸,畫像的下半部分被損壞,相關的修復工作持續(xù)了數(shù)年。那一時期,盧浮宮工作人員曾通過技術手段去除了該畫上的一些陳年污斑,此舉被認為對畫本身也有損害。
1963年 《蒙娜麗莎》在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
1974年 《蒙娜麗莎》最后一次出國,在東京國家博物館和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展出。(麥麥/環(huán)球周末工作室)
責任編輯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