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立攝 |
   走啊走,從光頭走到長發(fā);收啊收,珍藏53個民族鞋樣———中華尋鞋第一人抵青圓夢    “這是朝鮮族的橡皮鞋;這是章丘一位老人送給我的
三寸金蓮;這是小孩穿的百歲鞋,每只鞋側(cè)面都繡了25個棉桃,一共是100個,寓意長壽百歲;還有這是赫哲族魚皮鞋;整張山羊皮做成的蒙古靴……”昨日,有“中華尋鞋第一人”之稱的趙華,在他住的賓館里,拿出收藏的鞋樣,自豪地向記者一一展示著。他的帽檐上面繡著“為尋鞋走遍中國”,正是他行走的寫照……    為尋鞋,一走走5年
   今年29歲的趙華是四川綿竹人,自小就對鞋子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5年前,他接觸到一些有關民族特色鞋的資料,發(fā)現(xiàn)竟埋藏著這么多的歷史和文化,于是立志自費騎車走遍全國,收集鞋樣。5年前出發(fā)時,他剃發(fā)銘志,而昨天在記者面前的他,已是長發(fā)及肩。他騎著自行車走過了除臺、港、澳和海南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qū),幾乎繞著中國的版圖走了一圈,收集到了我國53個民族不同材質(zhì)、造型、寓意各異的300多雙特色鞋。
   收集路,一路凈故事
   在5年的收集道路上,趙華騎著扎成鞋形的自行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故事:2002年在云南荒蕪人煙的地區(qū),一日三餐用石頭架鍋煮飯,半生不熟的米飯把兩腮磨起血泡;一次郊外,被4個大漢刀架脖子,搶走了僅有的一點路費和幾雙珍愛的鞋樣;在西藏,被車撞飛,肇事車逃逸后,自己在傷口上撒些青霉素消炎后繼續(xù)趕路……
   “中國的鞋是最有歷史的,我收集這些鞋,一是給子孫后代留下的;二是希望中國的制鞋業(yè)能從里邊挖掘些更深的東西,讓古老的中國鞋昂首走向世界!
   來青島,期待圓一夢
   “青島,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原來,趙華有一個夢想,等到收集齊了56個民族特色的鞋樣后,在2008北京奧運會時,建一座展示中華民族鞋的博物館!斑@個博物館最好也是鞋的形狀,建筑風格就更有特色了。”說到這兒,趙華抬起腳上的雙星鞋,“我走了5年,穿的全是雙星鞋。這次來青島的一個目的,就是想和雙星集團談談,看能不能在他們的支持下完成一些夢想!
   5年當中,趙華沒有什么經(jīng)濟來源,沿途只靠自己寫些文章或演講謀生。昨日,他一再表示明天要搬出朋友給他安排的賓館,找一個不超過15塊錢的小旅店住。“太安逸了不好。吃些苦都不怕,就是看到有好的鞋樣沒錢收藏時,心里特別痛苦。”趙華說。記者仇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