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起隱藏近10年的金融案件。
如果不是審計署濟南特派辦那748頁詳細的報告,這場至少涉及三個環(huán)節(jié)的金融犯罪,可能至今還不為外界所知曉。
10月19日,國家審計署網站發(fā)出一則消息,“中國工商銀行棗莊市分行違規(guī)剝離自辦實體不良貸款,造成近億元損失問題被立案后,被公安部掛牌督辦”。
審計署濟南特派辦辦公室主任科員曹頂松確認,此案由濟南辦查出,但他拒絕透露詳細案情,只是表示“公安機關充分認可審計人員認定的犯罪事實,并悉數采納,為案件的最終偵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信用證違規(guī)此案涉及三個利益主體:工行棗莊市分行、該行自辦實體——棗莊市金融實業(yè)公司(下稱“金融實業(yè)”)、棗莊金融實業(yè)公司的子公司——上海新紀元國際貿易公司(下稱“新紀元貿易”)。三家公司像“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共同進退,演繹出一場令人側目的好戲。
其中的男一號,則是金融實業(yè)的法定代表人、新紀元貿易總經理張廷玉。
新紀元貿易于1993年12月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成立,注冊資金50多萬美元,其主營業(yè)務為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代理,投入資金來自金融實業(yè)。
從1995年5月到1998年7月,張廷玉為賺取3%—5%的手續(xù)費,在工行棗莊市分行以新紀元貿易為申請人,先后為3家臺資企業(yè)開立進口遠期不可撤銷信用證。
據工行總行《關于加強進口遠期信用證管理的通知》,“凡開立付款期限在90天以上的遠期信用證,無論開證金額多大,均需報總行審批”:“凡開立遠期信用證,均需逐筆收取20%以上的保證金”。
工行山東省分行則要求,進口單位存入100%的保證金方可開立遠期信用證,且信用證期限不得超過180天。
但是,新紀元貿易僅有3筆信用證經過工行山東省分行審批,其余的都沒有按規(guī)定經工行山東省分行或者總行審批。而且,當時一共有14筆信用證,都是超過180天的遠期信用證,均未存入足額的保證金。
據《中國審計報》報道,工行棗莊市分行原行長趙翔宇、原副行長趙繼臣、原信貸部門審查人張厚本、李有川等人明知虛假,卻超越審批權限為其開證,并且嚴重違反信用證保證金制度以及外匯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
墊款變貸款
實際上,新紀元貿易并沒有真實貿易業(yè)務往來,此公司已于2001年被注銷。這筆信用證資金早已開始了自己不同尋常的流動。
信用證是銀行應進口商(國內買家)的要求,開出以出口商(國外賣家)為受益人的、憑提交符合信用證要求的單據兌付的一項書面付款承諾。
新紀元貿易開出的是遠期不可撤銷信用證,到期之后,銀行必須支付款項,買家則需要向銀行支付相應的資金。如果買家沒有支付,那么銀行就只能自己墊付。
據工行棗莊分行提供的新紀元貿易的信用證資料,自從1994年到1998年,工行棗莊分行共為新紀元貿易循環(huán)開立信用證54筆,信用證金額累計2268萬美元,6600萬日元。
然而,新紀元貿易本身幾乎是空殼公司,大量信用證并沒有真實貿易背景。到1998年8月時,新紀元貿易無力支付上述資金便陸續(xù)出現大量墊款。
這意味著工行棗莊分行支付的資金無法收回。為隱瞞真相,工行棗莊分行原行長趙翔宇設法使“墊款變貸款”。
1998年8月,趙翔宇等人把信用證墊款轉化為兩筆短期借款共1400萬元,借款人更改為棗莊市進出口公司和滕州市中砥總公司化工建材公司。由此,新世紀貿易信用證墊款的事實被輕易掩蓋。
有了這次的經驗,1999年11月,工行棗莊分行如法炮制,又將14筆新發(fā)生的信用證墊款共812萬美元轉化為7327萬元人民幣貸款,借款人變成了金融實業(yè)。
至此,棗莊工行把所有的信用證墊款轉化為對金融實業(yè)的貸款,并由其法人代表張廷玉出具債務承擔書。
如此一來,新紀元貿易等企業(yè)的貸款、信用證墊款等,均列為金融實業(yè)債務并承諾承擔償債義務。
然而,貸款也總有要還的一天。正當張廷玉、趙翔宇等人為如何一勞永逸地解決上億元問題資金撓頭時,歷史給了他們一次機會。
違規(guī)剝離
2000年,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各地工行按照規(guī)定剝離不良資產,這成為棗莊工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最開始,工行棗莊分行將所有信用證墊款改頭換面,連同金融實業(yè)其他的不良貸款一起以“逾期呆滯類貸款”的形式向華融剝離,但華融濟南辦事處認為這些貸款是1996年之后新發(fā)生的貸款,不符合剝離條件不予接收。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隨即工行棗莊分行又提出以“呆賬類貸款(對應五級分類中的損失類)”的形式無償劃撥,華融濟南辦事處才同意接收。
在移交給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的以金融實業(yè)為貸款人的上億元不良資產中,僅有67萬元是其自己的貸款,其余貸款均來自其下屬子公司,其中獨資子公司新紀元貿易的貸款就高達1.02億元。
之后,有5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先后離開了工行,或者退休,或者去了其他的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市商業(yè)銀行。
似乎上億元資金就這樣因“不良資產”之名,名正言順地人間蒸發(fā)了。
正當他們暗自慶幸的時候,審計署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2004年,(國家審計署)濟南辦在華融審計中利用計算機程序檢索不良貸款數據時,發(fā)現金融實業(yè)有嚴重的違法違規(guī)嫌疑,而且其巨額貸款95%發(fā)生于該公司下屬的新紀元貿易。
而當不良貸款剝離時,金融實業(yè)和新紀元貿易并未注銷!百J款在剝離前的分類認定表上均未放在呆賬類反映,完全不符合呆賬貸款的認定條件!币晃皇煜ご税傅娜耸拷榻B道。
由于此案時間跨度頗長,審計署報告即長達748頁。
2005年4月份,此案被公安部立為督辦案件。張廷玉、趙翔宇等人被檢察院分別以涉嫌信用證詐騙罪、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逮捕。
棗莊銀監(jiān)分局一位人士稱,“目前案件偵破工作已經完成,張廷玉、趙翔宇等五名涉案嫌疑人已經被移交棗莊市人民檢察院,即將于近日起訴!
《中國審計報》披露,此案造成的損失近億元。(李曉 歷志鋼)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