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自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外匯理財市場的走向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眾說紛紜,觀點不一。來自中行山東省分行的數(shù)據(jù)顯示,外匯理財市場銷售依舊火爆。
據(jù)中行山東省分行有關人士介紹,7月22日,即匯率調整后的第一天,該行銷售外匯理財“匯聚寶”產品,銷售量較前一天有所回落,但僅第二
天銷售量就出人意料地開始回升,之后多日,銷售量竟奇跡般地出現(xiàn)“節(jié)節(jié)高”的局面,每天的銷售量平均維持在90萬美元左右的水平,10天銷售期就達到了905萬美元。從 8月4日起,該行又開始銷售今年第8期“匯聚寶”產品,銷售情況依然喜人,僅5天銷售量達778萬美元。
中行山東省分行有關人士分析,外匯理財產品之所以仍然受寵,主要因為如下原因:一是許多投資者認為 “人民幣已經(jīng)升值,此時再結匯,為時已晚,不如靜觀其變!背诌@種觀點的投資者認為,新政策的出臺往往出其不意,而短期產品則比較靈活,能充分保證資金的進退自如,因此通常會選擇6個月、甚至期限更短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在獲取收益的同時,提高產品的流動性,以不變應萬變。
還有投資者認為 “通過積極理財,可以對沖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目前,各家商業(yè)銀行的選擇品種較多,收益率水平也明顯高于人民幣理財。還有的投資者認為 “今后有對外支付美元的需要,人民幣升值對自己的影響不大,期望通過短、中期理財產品提高收益。”這類投資者手中持有美元,但因人民幣的不可自由兌換,結匯后將無法保證今后的對外支付,因此也無法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利。針對這類需求,中行往往會建議他們投資浮動收益型理財品種。這類產品通常與匯率、利率、黃金價格等掛鉤,風險和預期收益都要高于固定收益型產品,期限也較長,一般在1年至2年,甚至更長,非常適合這類投資者。
。ū緢笥浾摺 傅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