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最后7小時
本報記者 林蔚
“為什么呢,在我心中,生命就那么沒有價值嗎?”
記錄事發(fā)經(jīng)過的,只有幾張紙。
孟懿與一室友住在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宿舍樓的一間雙人公寓內(nèi),師從研究所計算機化學開放實驗室的陳敏伯教授。孟
懿跳樓身亡后,該室友給孟懿父母寫了一份說明材料,講述了事發(fā)經(jīng)過。
8月19日晚,兩人坐在寢室下象棋至次日凌晨3時左右。臨睡前,室友看到孟懿坐到桌前看資料,并無異狀。20日上午9時左右,室友醒來,見孟懿不在寢室,并在孟懿的桌上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份“遺書”。遺書沒有開頭與結(jié)尾,第一句話便寫:“請在確信我死亡后,通知我家里,電話:××××××××,我姨媽、姨父(兩親人均在上海定居———記者注)都是醫(yī)生,知道如何處理!
室友慌張地出門尋找孟懿,在綜合樓實驗室內(nèi)發(fā)現(xiàn)孟懿后,立刻將此事電話告知導師陳敏伯。不久,陳敏伯趕到實驗室,和孟懿談心,開導他。中午時分,師徒3人一起吃飯,邊吃邊聊,直到下午2時。飯后,陳敏伯讓該室友先陪孟懿回寢室休息,并一再囑托要盡量開導孟懿,有什么困難及時向他反映。
室友一直陪著孟懿,盡量開導他。下午4時左右,孟懿提出要再去見導師,室友便陪同他前往,當時孟懿的精神狀態(tài)看起來還不錯。然而,就在兩人走進綜合樓,室友準備敲老師辦公室門時,孟懿徑直朝7樓的計算機室跑去,隨后從窗戶中縱身跳下。
該室友看到的這份遺書沒有任何稱謂,只是相當冷靜地交代了事后的聯(lián)絡和遺物安置,希望低調(diào)迅速地處理他“極不榮譽”的死亡。而他自己寫的死因則是:“死亡原因是二氯甲烷中毒,來源是從實驗室竊得”。自殺原因是“厭世,想偷懶,精神抑郁”。遺書最后一段被認為是跟導師談完后加的:“Sorry(對不起),雖然上天在最后時刻讓你們拯救我,可箭在弦上了。”
3天后,公安人員交給孟家一份據(jù)稱在孟懿宿舍枕頭底下發(fā)現(xiàn)的遺書。這份《寫在最后的話》,充斥了失望、抑郁的語句,反映了孟當時低落到極點的心情。后附的一張紙上詳細記錄了他凌晨3時至4時間不同時段的心情。沒有敘述具體的痛苦,孟懿把自己的性格批評為“怯懦,隨風倒”,他預測自殺之后“可以預見有人會悲痛欲絕,有人會遺憾,之后就是忘卻,仿佛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最終,他決定“不用再猶豫了,我已經(jīng)選擇了痛苦最少的路”,“為什么呢,在我心中,生命就那么沒有價值嗎?真是個極度自私的人!”
7小時中,他猶豫過,但沒有人通知他的家人
從發(fā)現(xiàn)孟懿的遺書,到孟懿墜樓身亡,一共有7個多小時。在7個多小時里,室友、導師在尋找孟懿,開導孟懿。而孟家人耿耿于懷的,也恰恰是這7個小時。
“第一封遺書的第一句,便寫了他姨父的聯(lián)系電話,那時,為什么沒有人通知我們家屬?”下午5時40分,當孟范武接到研究所方面打來的電話,全家人立即趕到醫(yī)院時,孟懿已經(jīng)躺在了冰冷的太平間。
“7個多小時,老師發(fā)現(xiàn)遺書怎么會不向校方匯報呢?他能承擔這么重大的責任嗎?”情緒激動的家屬認為光憑幾張白紙記錄,無法讓人接受孟懿墜樓身亡的事實!叭绻⒆邮菐еz書走的,那是無法挽回的。但在事先看到遺書的情況下,在之后的幾個小時里竟然還是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孟家人認為,警方交給的第二封遺書,是孟懿當時的心情寫照,說明“還是猶豫的,希望有人拯救他”,而正是因為在之后的幾個小時里,有挽救的可能,所以讓孟家人格外痛心。“這說明學校對學生的防護措施、保護體系都是很不完善的。在說服不了孩子的情況下,學校最起碼應該找保衛(wèi)人員先看著孩子,盡快地與家人取得聯(lián)系,盡快地跟心理醫(yī)生聯(lián)系。”
孟懿的家屬認為,孟懿的壓力可能來自學業(yè),“他既要考托福,又要學習,可能還要幫忙做項目接些外單!
孟家堅持校方對此應該負有責任,但據(jù)他們說,校方認為孟懿是成年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昂⒆右恢痹诤軉渭兊膶W習環(huán)境里成長,沒在社會上鍛煉過,沒有受過挫折,個性性格都還沒有變化啊,你怎么能把責任歸到他是成年人身上呢?”
記者在發(fā)稿前一直試圖聯(lián)系上海有機化學所黨辦,希望采訪校方,但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tài)。
本報上海9月13日電
我已經(jīng)選擇一條最少痛苦的路
———摘自孟懿第二封遺書附言
3:03———剛和小強下了幾盤棋,輸?shù)亩唷>袼坪鹾芎,我開始質(zhì)疑自己的選擇,啊,這就是我的性格。怯懦、隨風倒(說好聽點是隨波逐流,隨遇而安)。但我也清楚,這次放棄只是將日子推遲而已。沒有用的,老天已經(jīng)布好了局,早晚將死,何必再被玩弄于股掌。說到底,還是夠懶散。
3:20———心里好像沒有什么不安,仿佛什么事也沒有。倒是有種興奮,在人生最后的舞臺上,能把握其他人的情感,可以預見有人會悲痛欲絕,有人會遺憾,之后就是忘卻,彷佛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甚至會有一種竊喜的感覺。又進而,一段時間后,在偶爾談論到我時,會故作姿態(tài)地感慨一番,然后若無其事地開著玩笑。人生百態(tài),不一而足。
3:33———一邊聽著收音機,一邊寫著最后的話,如果可能,真不想睡了,在最后不到10個小時的時間里,再發(fā)些感想吧;径及才藕昧,該扔的都扔了,電腦也格式化過了,就剩最后一步了。不用再猶豫了,我已經(jīng)選擇一條最少痛苦的路。
4:00———很困了,想睡覺了,啊,這么幾天,我還是安靜地生活,沒有什么激動,也沒有什么過激的想法,仿佛將要發(fā)生的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買個東西、交個錢那么簡單。為什么呢,我不知道,在我的心里,生命就那么沒有價值嗎?真是個極度自私的人啊,睡覺去了。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