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從始至終都保持著激情,寫的時候最多的感情是憤怒!”——伯納·布立賽
背景:
近日,一位法國歷史學家正在中國多個城市簽名售書,他撰寫的書與中國有關(guān),書名叫《1860:圓明園大劫難》,該書有以下的意義:它是繼雨果對圓明園劫難發(fā)表
“兩個強盜”文章后出現(xiàn)的第一本書,這中間,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學手法,這位歷史學家用的是歷史史實,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讓人無可辯駁。在該書35萬字中,有三分之二內(nèi)容是國內(nèi)不了解的,在有國內(nèi)專家參加的討論會上,專家說,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見到。
該書在歐洲引起轟動,眾多讀者被那一段罪惡所震撼,對該書的評論幾乎全是贊譽,這在西方幾乎不可想像。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看罷全書后說:“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國作家為澄清我們共同歷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貢獻。”該書被法國《歐洲時報》購得版權(quán),同時免費提供給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該書作者叫伯納·布立賽。
9月5日下午,在北京和平賓館,伯納·布立賽接受了《國際先驅(qū)導報》記者的專訪。
伯納·布立賽,一位六十多歲的儒雅的老人,面對《國際先驅(qū)導報》記者的提問,他反應(yīng)很快,而且表情豐富。經(jīng)常地,他站起身打開書給記者具體舉例,說到憤怒處時,還用拳頭“咚咚”敲著桌子。
記住歷史是一種義務(wù)
《國際先驅(qū)導報》問:有許多西方記者和歷史學家都知道圓明園劫難,為什么偏偏是您寫出了一本書?伯納·布立賽答:我愛中國,我來中國已經(jīng)15次,1997年去看秦始皇兵馬俑,站在兵馬俑前我哭了,我被中國文化深深震撼,從那時起就迷上了中國文化。2000年,我游覽圓明園,看到一片片殘留的廢墟,感受著那一片空曠和廢墟,我真的受不了,這里就是被我們的祖輩燒毀的,心里有種莫名的恥辱和氣憤;貒笪艺蚁嚓P(guān)資料,但都沒有,包括去圖書館,得到的回答都是:抱歉,沒有。而我周圍的法國人也都不知道這樣一個歷史事件,我是歷史學家,無法容忍歷史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逝,更何況是這么慘烈的歷史。我就想,那就由我來寫這本書吧。
問:寫這本書時,您懷著什么樣的感情?
答: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從始至終都保持著激情,或者說是憤慨,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歷史,事實,愧疚,記憶……這些詞語始終在我的腦海中回蕩。創(chuàng)作中,我對于那些罪惡絕不隱瞞,而且用的詞匯都非常嚴厲,比如:極其可恥,極其……寫的時候最多的感情是憤怒!
問:如果整個人類文化史忽略了這段歷史,對于世界文化有怎樣的損失?
答:圓明園劫難是19世紀中國歷史一次巨大災(zāi)難,它是當時的皇家宮殿,不光有許多珍奇異寶,更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就像凡爾賽宮,它也是皇家像征,是歷史的見證,兩者的價值是一樣的。但圓明園被燒毀了,忽略了它幾乎不可想像。歷史是一種義務(wù)。我們更有義務(wù)去記住歷史。
問:法國讀者讀完這本書后的直接反應(yīng)是什么?他們說了什么?
答:他們的反響非常不錯。他們普遍認為這本書“非常好”,“讀起來也很輕松”,許多人,包括媒體都經(jīng)常說這樣一句話:“終于,終于有了這樣一本書”。
問:為了尋找圓明園劫難的歷史資料,你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答:我花了大約2年時間尋找相關(guān)資料,找到他們實在太難了,公開的資料沒有,圖書館也沒有。我還去法國之外的許多國家尋找,最后讓我驚喜的是,我找到一個網(wǎng)站,上面的圓明園的資料十分豐富,當然,那些資料是沒有人去看去買的,他們已經(jīng)被遺忘了上百年,我找到他們,還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去買其他的資料。最后又用了大約一年時間來寫這本書。
問:花了多少錢?
答:我不告訴你(哈哈),要知道我連妻子都沒告訴,怕她生氣。
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問:揭自己國家的傷疤,法國民眾接受嗎?這種勇氣意味著什么?
答:對歷史學家來說,最重要的是歷史事實。應(yīng)該說圓明園劫難的罪魁禍首是英國人,法國人可以算是隨從,我們?yōu)檫^去所犯過的錯誤表示抱歉,大多數(shù)法國人對此也持相同態(tài)度,但同樣在這件事情上,一些英國人表現(xiàn)卻不同,他們不愿意談及那段罪惡。其實,對歷史中的一些事情,我的態(tài)度一直是: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通過這本書我也希望更多的法國年輕人能夠認識到我們過去的錯誤,正視這段歷史。
問:你這本書的現(xiàn)實意義是什么?
答:現(xiàn)在戰(zhàn)亂在伊拉克,巴以之間仍然存在,同樣有一些文明被摧毀,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總是災(zāi)難和毀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讓人們認識到戰(zhàn)爭破壞的還有——歷史。
問:關(guān)于圓明園劫難的原因,你怎么看?
答: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英法兩國發(fā)動戰(zhàn)爭的原因其實是不盡相同的。英國想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冥思苦想,終于想到了一種非常好的東西——鴉片。因為鴉片本上便于運輸,而且利潤巨大,所以英國人想持續(xù)“鴉片貿(mào)易”,但是中國對此進行了抗爭,最終引發(fā)了鴉片戰(zhàn)爭……所以英國的主要目的是出于商業(yè)貿(mào)易,而對于法國人來說,原因似乎比較簡單,法國人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金錢,而在于傳教。法國人希望能夠在中國傳教,讓更多的人信仰基督教,所以也派了很多傳教士來到了中國,但最后許多人成了罪犯,這本身非常諷刺。
問:您是否會關(guān)注中國的其他史實?
答:我正在寫另外一本關(guān)于中國歷史的書,時間是20世紀上半期,但是現(xiàn)在不宜透露具體內(nèi)容。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像,那就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在一個國家被視為常識,在另一個國家則是一無所知。我要做的就是讓另一個國家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咀髡摺勘緢笥浾
蘇度 特約撰稿人 賀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