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寧夏永寧縣的李秀榮拿起日本養(yǎng)子野板祥三一家的照片泣不成聲(攝于8月15日)。新華社記者詹曉東攝
今年87歲的李秀榮老人于1945年11月在
哈爾濱收養(yǎng)了當(dāng)時只有4歲的侵華日軍軍官的遺孤野板祥三,李秀榮和丈夫艱辛地把野板祥三養(yǎng)育成人,并在中國參加工作,成家生子。1992年12月,野板祥三赴日本尋親。1994年2月野板祥三和妻子朱秀英帶著一家14人赴日本橫濱定居。令李秀榮難過和不解的是,野板祥三回國后從未給她打過電話,1997年,李秀榮摔成重傷,野板祥三拒絕回國探望。
新華社記者詹曉東攝
資料圖:聶榮臻和在井陘戰(zhàn)斗中救出的日本遺孤美穗子
在中國是市人大代表 回日本被迫掃廁所接受救濟; 20年前返日 開口仍是“他們?nèi)毡驹蹅冎袊?
感慨萬千 返日孤兒融入社會難
遺孤返回日本后稱: “中國人的確比日本人心胸開闊” “沒有人愿意給你講在日本適應(yīng)的艱難”
從1973年中日恢復(fù)邦交以來,在黑龍江省和東北其他地區(qū)的日本遺孤和婦女就開始陸續(xù)返回日本。
據(jù)官方統(tǒng)計數(shù)字,截止到1983年,共計有近萬名日本遺孤和婦女返回了日本國內(nèi)。
那么這些遺孤和婦女返回日本后的生活又過得怎么樣呢?
“中國人的確比日本人心胸開闊”
受訪人:永井真由美(何紅)(簡稱永井)
現(xiàn)狀:日本遺孤援護局系長
在中國從小沒受苦 回日努力融入社會(科長)
永井真由美是日本遺孤的幸運者和佼佼者。返日前,她是中學(xué)老師。
永井的養(yǎng)父母對她非常好,因為是獨生女,養(yǎng)父母家境又很殷實,永井很自豪地告訴記者:“我進過幼兒園,那個時代沒有幾家有條件送孩子進幼兒園!彼f,雖然大家從小都知道她是日本人,但對她沒有什么歧視。她接著說:“中國人的確比日本人心胸開闊!
囑咐女兒莫稱遺孤后代
1981年,永井36歲時,參加了第一次尋親團。因為養(yǎng)父母舍不得她離開,告訴了她一些假情報,所以尋親落空。1985年,母親告訴了她真實情況,她去日本尋親很快找到了健在的父親。尋到父親后,永井夫婦和兩個女兒一起回日本居住,他們夫婦均參加了工作。
永井說,日本與中國正相反。中國人如果知道誰是外國人,一般來說,會比對自己同胞更好,她在中國的經(jīng)歷就說明了這一點。而日本人對外國人比較冷淡,當(dāng)然對西方人例外。而且日本人有欺負比自己弱的人的習(xí)慣。永井囑咐女兒不要說是遺孤的后代。她解釋說,這不是讓孩子忘記中國,而是為了讓孩子少受傷。
在日本就要超過日本人
丈夫是中國人,在中國是數(shù)學(xué)老師。剛到日本時,因為日語不好周圍同事都欺負他。后來他就每天把做的事情全部記錄下來,如果被“栽贓”,就拿記錄。日本人發(fā)現(xiàn)他頭腦清楚,就不敢再找事。日本公司每年要考試,如果拿到一個“免許”就可以漲一次工資,她丈夫工作十幾年,拿了十幾個“免許”,工資遠遠高過做同樣工作的日本人。
永井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剛到援護局工作時,由于日語不行,加上不了解日本的習(xí)慣,也有過不少挫折。永井在兩個多小時的訪談中,一再強調(diào),在日本一定要超過日本人。
“日本人咋那么沒有人情味呢”
返日20年 開口“他們?nèi)毡驹蹅冎袊?
受訪人: 山本斗男(陳萬海) 現(xiàn)狀: 日本企業(yè)員工
山本斗男是典型的關(guān)東漢子,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日本我是待得夠夠的了,等兩年后我熬到退休立即回中國!
山本夫婦在20世紀(jì)80年代和5個子女相繼來日。因為哥哥是企業(yè)家,所以,他們?nèi)业纳畋纫话愕倪z孤要好一些。
山本說:“當(dāng)初為什么會有我們被遺棄的事,國家是要負責(zé)的。后來日本政府把我們要回來,又不安排我們的生活,把我們完全當(dāng)成了包袱!
“日本人咋那么沒有人情味呢?我工作的工廠里的日本人,見我兒女每個月給我點錢,或是給我買點東西,他們就指責(zé)我不該要孩子的錢。我就和他們辯論,為什么父母可以無私地養(yǎng)子女,而子女卻不孝敬父母?日本社會簡直糟透了……”
“我常?匆娙毡镜募彝ブ鲖D聊天,一個在門里,一個在門外,一聊倆鐘頭,就是不請客人進去。這叫啥事兒?咱中國多好,生活有意思。”談話的兩個多小時,山本用的一直是他們?nèi)毡尽蹅冎袊牭贸霰M管來日本快20年了,但他還沒有真正“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