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事觀察》雜志報道,這些國家的200多個核反應堆的安全值得關注
據《俄羅斯軍事觀察》雜志報道,近來,一些反恐專家向外界透露,目前恐怖分子正謀求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去研制小型核炸彈。為造出簡易的核爆裝置,恐怖分子會努力獲取關鍵的原材料——高濃縮鈾。
相對于軍事核設施,用于民用的核反應堆保衛(wèi)措施較為松懈和落后。該報稱,分布在世界43個國家的200多個含有高濃縮鈾的核反應堆安全保衛(wèi)問題值得關注。
核設施安保問題令人擔憂
美國能源部官員馬特魯·布蘭提交國會的報告稱,在今后10年內,恐怖分子使用核彈發(fā)動恐怖襲擊的概率可達5%至10%。美國的核事故研究小組也曾經針對類似情形進行過分析和研究,并在《科學和全球安全》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全球40多個國家的民用核設施防護措施不能完全應對恐怖襲擊。專家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國際上缺乏安保措施的統(tǒng)一標準。雖然目前國際上的共識是,對于含有高濃縮鈾達到或超過5公斤的設施必須進行必要的保護,但對于不同國家來說,在財政、經濟、立法以及對核威脅認識上都存在著巨大差別,使這些核設施和核原料的保護能力存在著巨大差異。
分布在不同地域的43個國家
核專家介紹說,核反應堆中不僅有大量可用來制造簡易核爆炸裝置的高濃縮鈾,而且還可以生產出钚,在經過較為復雜的加工后,用這種原料也可以制造出威力強大的核炸彈。有資料顯示,1981年,以色列就是通過從法國購買研究用核反應堆手段獲取了進行核武器研究和生產所必需的核原料;海灣戰(zhàn)爭前,伊拉克也利用類似手段從法國和蘇聯(lián)獲取了36公斤的核燃料。更令人擔憂的是,在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前,薩達姆政權對其核設
施進行了有效的保護和管理,但在戰(zhàn)爭爆發(fā)后,由于美軍處理不當,導致多處伊拉克核設施遭哄搶,尤其是巴格達南部的“圖威薩”核研究中心“遺失”了至少10公斤的含鈾物質,很難說這些核物質有沒有落到恐怖分子手中。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有200多個含有高濃縮鈾的反應堆(從這些反應堆中可提煉出20噸的高濃縮鈾,足夠制造出800至1000個核爆炸裝置)散布在世界上的43個國家,除了美、俄、法等國家外,其他許多反應堆都是冷戰(zhàn)期間蘇聯(lián)設置在朝鮮、伊拉克、越南、各加盟共和國以及其他“盟友國家”領土上的,蘇聯(lián)解體致使這些反應堆或作為他用,或無人問津。另外一些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國,都儲備了一定的核轉化技術,可將民用核原料經過“科技加工”轉化為核武器。
核設施保安水平亟待提高
從設施所處的位置上講,核電站多半坐落在遠離城市或人口密集地區(qū)的郊外,具有一定的封閉和獨立性,而用于研究的核反應堆一般都處于距城市較近的地方,或是大學附近,或是離居民點不遠,這可能會極大增加人員管理的難度。
一般的核電站都設有防止重型車輛沖擊的護欄,而在研究用反應堆周圍只有簡單的磚砌圍墻,根本不可能阻止自殺性卡車的攻擊。在每一所核電站周圍都設有半徑為10英里的安全地帶。據悉,美軍方的一份報告曾經指出,雖然在美國的壓力下俄羅斯已采取措施加強對核設施,尤其是研究用核反應堆的保護,但仍有許多方面需要改進。報告列舉了俄護衛(wèi)人員的一些不當舉措,如警戒人員站崗時不攜帶武器、擅自關閉警報器、為便于行走而將安全門完全打開等。
可見,目前用于研究的核反應堆預防“特種事件”的能力亟待提高,而這些都需要國際社會加大合作力度以及在情報領域展開更廣泛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