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締造一個制造業(yè)帝國,但是印度人認為,那些決定誰將主宰21世紀的力量卻掌控在印度人手里。印度工商部長卡瑪爾-納什就直言不諱地宣稱:“中國將贏得短跑,但印度將贏得馬拉松。”
不可否認,源源不斷涌入中國的外國資金有“賭博”的成分,甚至有人稱之為“卯糧寅吃”。但是中國實行的是可調控的
市場經(jīng)濟政策,可以運用強有力的財政手段避免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劇變。
目前,中美之間正為貿(mào)易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美國想說的是:中國應該重新評估人民幣的價值,以減小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給中國帶來的巨額對美貿(mào)易順差。普遍的觀點是:一旦人民幣升值25%甚至更多,中國的產(chǎn)品在國際市場上就會失去價格優(yōu)勢,中國制造業(yè)帝國的根基也會遭到削弱。但是,如果把考慮問題的著眼點放大到整個亞洲制造業(yè),這樣的觀點就有些無稽了。
有一個不應該被忽略的事實是:今天在歐美市場上看到的印著“MadeinChina”的產(chǎn)品其實是整個亞洲制造業(yè)合作的產(chǎn)物,引用一位中國商人的話說:“你看到一件印著‘MadeinChina’的襯衫就認為是中國制造的,它的棉紗卻可能最初來自泰國,然后又被運到韓國進行加工,紐扣則可能來自菲律賓,中國只是完成了布料的縫制和紐扣的固定,并把成品運輸?shù)綒W美而已!
在原材料大量依靠進口的條件下,人民幣升值就會大大降低中國廠商的原材料成本,到頭來,他們制造出來的產(chǎn)品仍然可以以低廉的價格銷往歐美。因此,這位中國商人得出結論:“只要是在政治上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人民幣升值不會根本改變(中國產(chǎn)品在歐美市場上的)最終價格!边@種觀點也得到了經(jīng)濟學家貝格斯特羅姆的認同:“這充分說明,我們需要對整個亞洲的匯率進行調整,而不能只要求中國的貨幣升值。”
如果說中美之間的貿(mào)易糾紛充滿了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的色彩的話———像這樣的爭論一直是迄今為止國際貿(mào)易糾紛的主旋律,那么美國和印度之間的爭論則聚焦在未來。
印度人聲稱,他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知識中心和知識及服務跨國流動的集散地”。印度工商部長納什認為,印度的比較優(yōu)勢在于,擁有大量的、年輕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口。據(jù)統(tǒng)計,在印度11億人口中,有70%的人受過教育,且他們中的很多人精通英語,半數(shù)人在30歲以下。
納什的人口觀是符合人口學發(fā)展趨勢的,F(xiàn)在發(fā)達國家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人口老年化。一旦現(xiàn)在正當壯年的人退休之后,誰來填補他們留下的職位空缺?接納移民?
這條路已被發(fā)達國家否決。納什給出的出路是:信息和服務的跨國流動。這里的確存在一個問題:把薪水低或者知識密集型的工作崗位,通過新的通訊方式或者其他技術轉移到受教育人口過剩的地區(qū),不一定會為這些地區(qū)的工人所接受。但是,如果采取國外采購,為出口國創(chuàng)造新的工作崗位的形式,問題就簡單多了。
需要強調的是,納什的觀點并非一廂情愿。5月26日,美國商務部副部長伯恩斯在布魯塞爾向歐洲同行宣布:“在未來三四年里,你們會看到,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美國把焦點鎖定在南亞,特別是和印度建立更密切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如果看看下面這些趨勢———人口、經(jīng)濟增長、外交政策走向,你們就會確信,印度正在上升為東方的強權。”
當然,誰能領跑21世紀的亞洲,絕不是一兩個因素決定的,F(xiàn)在起跑槍已經(jīng)打響,中國和印度誰能在這場競賽中勝出,還得看各自的綜合實力如何。
。ㄔd《華盛頓郵報》編譯/康平)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