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65條人工運河把阿姆 斯特丹浸潤得水靈鮮活,超過1300多座橋梁連接或分割了這座老城。
河渠兩岸都是上了年紀(jì)的老建筑,流水的折光柔和了堅硬的磚石,古舊屋檐下有歡樂人群在暢飲當(dāng)?shù)氐腍eineken(喜力)啤酒,是時,天藍(lán)得很奢侈,空氣中有絲
絲甜香。 一半的荷蘭都是填海區(qū),靠一道大堤壩攔住大西洋的海水。首都阿姆斯特丹更有“北方威尼斯”的美稱———阿姆斯特丹的五臟六腑平均低于海平面1至5米,整個城市的房屋都是以結(jié)實的橡木樁打基,五彩斑斕的生活在無數(shù)的木樁之上綻放。市區(qū)道路多而不亂,層次井然,船只可以在運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區(qū)的任何地方。
阿姆斯特丹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古建筑紀(jì)念碑。河道兩岸有典型的荷蘭民宅,一幢幢銜接著,外形大都相像,多用紅磚建筑,放眼望去,以三列門窗并排的狹型風(fēng)格為主。政府希望市內(nèi)建筑物能夠保留昔日特色,所以,房屋都是差不多高,也多是三角形屋頂。
最特別的是每幢房子的樓頂墻上都有一個突出的吊鉤,而且門面都狹窄———原來舊時荷蘭征收房屋稅,根據(jù)門的寬度而定,即越寬闊的門面征收稅款便越多,所以當(dāng)時的屋門都很狹窄,但窗子大小卻無限制,那個吊鉤加了滑輪繩索后,便可用來搬運家具,從地下拉到樓上,經(jīng)過大大的窗子再放進(jìn)屋內(nèi)。時至今日,這個突出在外墻上的鐵鉤已成為荷蘭房屋的建筑特色。
阿姆斯特丹的水道上泊有2萬多家“船屋”,并非漁家,而是個性者的行宮,色彩鮮艷,各不相同,內(nèi)里舒服精致,還有小陽臺可以養(yǎng)花。在橋與橋的空檔里,在運河邊的欄桿上,一輛咬一輛地?恐孕熊嚕苊茉言,成為這個歐洲自行車大國的生動寫照。阿姆斯特丹人把騎單車當(dāng)作降低污染、強體健身的好辦法,只是這種坐騎的粗笨破舊(像國內(nèi)淘汰的舊二六),與這個最低月薪不少于500美元的富裕城市很不相襯。當(dāng)?shù)厝苏f,平均每年每個人的自行車要被盜6次,大家互相偷,最終形成單車大循環(huán)。
歐洲動靜相宜,新舊銜接,讓人百讀而不厭,是藝術(shù)家朝圣的天堂,是建筑的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