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伊美軍特種部隊突襲可疑目標
人民網(wǎng)2月7日訊美國中央情報局日前修訂了其對伊拉克境內(nèi)反美武裝作出的分析報告:原本被看作是頭號威脅的外國極端
分子給美國和伊拉克新政府制造的麻煩正在逐步減少。同時,許多激進的遜尼派穆斯林因為感到自己被美國占領軍侮辱,開始紛紛加入到反美者的行列之中。民族主義、宗教信仰以及對戰(zhàn)爭和未來生活的絕望推動這些人正拼命努力將“非穆斯林”從伊拉克境內(nèi)趕走。此外,曾經(jīng)負責追捕“基地”組織領導人本。
拉登的中央情報局高級官員指出,上世紀80年代,沙特阿拉伯和阿爾及利亞等國釋放了大量被其關押的伊斯蘭極端分子,并將這些人大量送到阿富汗去抵抗前蘇聯(lián)軍隊,以便能實現(xiàn)“借刀殺人”之目的。現(xiàn)在,許多當年幸存下來的“老游擊隊長”都在想方設法從各個渠道進入伊拉克境內(nèi)開展其“清除異教徒的圣戰(zhàn)大業(yè)”,因此不能小看來自外國的種種極端勢力。
美官員宣稱,由于沙特阿拉伯方面對伊拉克在上月大選后可能產(chǎn)生的什葉派穆斯林政權深感不快,因此可能對經(jīng)由沙特進入伊拉克的遜尼派激進力量和武裝“視而不見”,以便減輕自己國家內(nèi)部面臨的宗教派別斗爭壓力。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則認為,由于2003年土耳其政府拒絕讓美軍借道南下巴格達,結果造成在伊拉克北部殘存的薩達姆政權軍人成為反美武裝的“種子”。他認為,今后美軍能否遏制住伊拉克境內(nèi)的暴力活動,就要看伊朗和敘利亞兩國如何表現(xiàn)了,美軍更沒制定具體撤軍時間。盡管五角大樓和美軍方都表示,無法確定伊拉克境內(nèi)到底有多少極端分子在準備開展反美反政府的暴力襲擊活動,可是根據(jù)駐扎伊拉克美軍司令提供的數(shù)字,2004年,美方共在伊拉克擊斃或者俘虜了大約1。5萬名“疑似武裝分子”。對美軍提供的這組“戰(zhàn)果”,不少資深美國會議員表示“無法相信”。
除了反美武裝外,華盛頓更擔心伊拉克大選產(chǎn)生的國民大會擬出對美方不利的憲法來。目前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帶有濃重什葉派宗教背景組織得票率遠遠超過現(xiàn)任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領導的“世俗派力量”,甚至最終將占據(jù)國會大會半數(shù)以上席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什葉派宗教勢力提出的各項“伊斯蘭化”的政治主張都能順利過關,那么未來伊拉克政治版圖將與美方希望的“差距甚遠”,甚至形成一個從黎巴嫩經(jīng)伊拉克到伊朗的什葉派國家?guī)А_@恐怕要算布什政府在其“規(guī)劃中東民主進程”的時候最不希望見到的結果了。不過,盡管什葉派宗教力量在選舉后可能成為伊拉克國民會議第一大派別,但當?shù)氐氖浪着伞⑦d尼派及庫爾德人都不可能希望成立一個“宗教說了算”的什葉派政權。這些政治團體將與反美武裝力量一道,為自己在新伊拉克的發(fā)言權而進行激烈的較量,甚至可能激化各類隱藏矛盾。
由于伊拉克境內(nèi)反美反政府武裝組織多屬于零散活動四面出擊的“游擊隊”,美軍采取傳統(tǒng)意義的大規(guī)模集團清剿活動一般難以奏效,五角大樓因此提出了“高薪挽留特種兵”的計劃,以便能在諸如“擒賊擒王”和控制突發(fā)事件之類行動中占據(jù)更有利位置,讓對手沒有可乘之機。有關方面透露,如果一名訓練有素而且經(jīng)驗豐富的特種部隊老兵同意為軍方再服役六年時間的話,那么此人將能獲得總計15萬美元的“加班費”。有關方面估計,符合上述標準的特種部隊老兵大約有1500人上下。目前,許多前往巴格達開展業(yè)務的美國公司也在積極尋找前特種兵充當保鏢,并為其提供了相當可觀的待遇。五角大樓大樓出臺上述獎勵措施就是為了與民間私營企業(yè)爭奪寶貴的特種兵資源。美軍特種部隊包括,陸軍的“綠色貝雷帽”、神秘的“三角洲突擊隊”、海軍的“海豹突擊隊”以及空軍的特殊飛行空降兵等多個部分。
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zhàn)爭的進程看,美軍特種部隊的確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美陸軍特種兵在阿富汗戰(zhàn)爭打響前,就已經(jīng)深入“敵后”與當?shù)氐姆此嗦?lián)盟建立關鍵性的協(xié)作關系,這是美軍不用在地面投入重兵就輕松推翻塔利班政府以及摧毀了“基地”組織老窩的重要因素。在入侵伊拉克前夜,美海軍特種兵承擔了保護伊南部石油設施的任務,陸軍特種兵則悄悄拔掉了伊軍的前線哨所,為大部隊坦克車輛突擊入境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F(xiàn)在,為了遏制伊拉克境內(nèi)猖獗的反美武裝,五角大樓重新將眾多特種兵派往當?shù)貓?zhí)行任務。盡管美軍開始提高特種部隊有經(jīng)驗老兵的待遇,但如果把這些人每年的五萬基本工資以及“六年累計加班費15萬元”的收入,同私營公司將近20萬的年薪和其他高額福利比較起來,后者的吸引力肯定更為驚人。(高軼軍)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