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守著一堆專利證書和獎狀,李玉明陷入了資金的困境中!段錆h晨報》供圖
這艘先后投入八九萬元的“霞光一號”的發(fā)動機只有2.5馬力。李玉明說,如果有錢換上大馬力發(fā)動機,他的潛艇就會比魚還靈活!段錆h晨報》供圖
對話人物:李玉明
李玉明,64歲,小學文化,1958年進武漢市大橋鞋廠當工人,業(yè)余時間喜歡自學、搞發(fā)明。目前正在親手制造“霞光一號”潛艇。在記者采訪時,他有一句口頭禪:像我們這種搞發(fā)明的人……
對話動機
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否定了目前最頂尖的潛艇制造原理,自己一錘一鑿地制造出一艘試航不成功的潛艇。
他賣房子賣家產投進八九萬元不算,還為此負債累累。他的父親,已被債務逼得病倒;家中的日常生活,也因此異常拮據,但他仍然執(zhí)著不休。
造潛艇者只有小學文化
新京報:農民造潛艇,這是近段時間媒體和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你有沒有感覺到自己已是一個名人?
李玉明(以下簡稱李):這個不敢,不過我覺得社會關注我是正確的。我需要社會的關注,社會也應該關注我們搞發(fā)明的。我研究了一輩子科學,我發(fā)明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潛艇原理。我當然不希望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過幾十年才被社會承認。
新京報:之前有媒體披露你是小學文化?
李:對,霞光村小學。
新京報:為什么不繼續(xù)讀書?
李:沒有錢,我有6個兄弟姐妹,能讀完小學已經不錯了。因為經濟上的問題,我13歲就進了鞋廠當學徒,這份工作干了差不多一輩子。
新京報:那你怎么研究科學?一邊工作一邊學?
李:我全部的知識都是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學的,書本就是我的老師。
新京報:你比較偏愛于哪些學科?
李:物理、天文、力學方面我從小就喜歡,像我們這種搞發(fā)明的人大多數都喜歡這些。
新京報:你還記得你的第一個發(fā)明是什么嗎?
李:小東西很多,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我就開始搞發(fā)明,那些東西現在都記不清了,武漢人民廣播電臺十幾年前就報道過我的發(fā)明。2003年非典時期,我自己發(fā)明了一種防非典的服裝,主要是針對醫(yī)護人員,我覺得很有意義……
新京報:這可是件好事!
李:(有些得意地笑)我發(fā)明了防非典服裝之后,給武漢的各級領導都寫了信,有領導還專門作了批示。后來武漢市疾病控制中心找到我,說“你這個防非典服裝很好,既方便又安全”———他們很認可。
新京報:武漢的醫(yī)護人員后來都穿上你發(fā)明的服裝了?
李:沒有,后來拖下來了,主要是沒時間申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