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美等國科學家研究生物分子化石發(fā)現(xiàn):2.5億年前生物大滅絕與古海洋透光層的硫化氫污染有關。20日美國《科學》雜志在線快報將公布這一成果。
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曾發(fā)生六次重大的生物絕滅事件,其中2.5億年前的那一次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深遠。此次事件中,海洋生物種類降低一半,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徹底
更新,成為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里程碑。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曹長群博士介紹,檢測分析巖石中保存的生物分子化石,是探索早期生命特征的重要地球化學手段。2003年,澳大利亞科學家葛瑞斯(Grice
Kliti)先從帕斯(Perth)盆地的巖芯樣品中發(fā)現(xiàn)來自于綠硫細菌(Chlorobiaceae)的特征分子化石,并在其中發(fā)現(xiàn)其他單烴分子的有機碳同位素和巖石中的硫同位素、鐵離子豐度等都出現(xiàn)異常變化。綠硫細菌適合生存于厭氧、硫化氫豐富的透光帶水體環(huán)境中,它的存在表示水體含有大量有毒硫化氫。這說明生物大滅絕期間帕斯海區(qū)與現(xiàn)代的黑海類似,90%的水體缺氧并富含硫化氫和甲烷,表層水體中生物種類單調。
由于澳大利亞帕斯盆地巖芯的地層記錄并不完整,研究小組選擇了研究程度極高的中國浙江煤山二疊紀-三疊紀國際標準剖面開展生物分子化石的合作研究。2003年,曹長群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塞蒙斯(Roger
Summons)院士合作,分析了浙江煤山露頭樣品的生物分子化石,得出與澳大利亞帕斯鉆井樣品類似結果,同時還證明了2.5億年前后海洋硫化氫污染事件是全球性的。2004年,曹長群又分析了煤山兩口科學鉆井的巖芯樣品,再次證明分子化石的研究結果是可靠的。
曹長群表示,對二疊紀末期大滅絕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全球變化和生物保護。對此,科學家提出過如超大規(guī);鹕奖l(fā)、海平面下降、水化甲烷大規(guī)模釋放以及彗星撞擊等假說。而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結果為破解超級生物大絕滅提出新的思路。(完)
(記者徐機玲、蔡玉高)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