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各有什么風俗特色?改革20年家鄉(xiāng)有哪些新變化?海洋對青島旅游有什么影響?雨落池塘是一種什么感受?……
看到這些帶有“研究”意味的題目,你可能想像不到完成這些研究任務(wù)的對象是中小學生。目前,在島城從小學到高中都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具體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獲取知識、應(yīng)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領(lǐng)域。
在2004年中考優(yōu)秀生直升面試現(xiàn)場,許多考生都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性學習報告,大到氣象學中的數(shù)學應(yīng)用問題,購房貸款決策問題,小到房子粉刷的預算,日常生活中的悖論問題,他們都研究得有理有據(jù),還有些同學用英語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性學習內(nèi)容。今年的高一學生從初中開始實施新課改,2004年秋季又與高中新課改接軌,“創(chuàng)新”、“研究”成了這批學生的“標簽”。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又出臺了2007年高考方案,其中3+X+1中“1”即偏重學生科技和人文能力的考查。在新課改的形勢下,研究性學習無疑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
研究性學習的諸多利好無庸置疑,但我們在接聽熱線和采訪中發(fā)現(xiàn),對研究性課題不少家長、學生、老師都存在著困惑和誤區(qū)。李先生在熱線中向我們大倒苦水,他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經(jīng)常給他出難題,學校隔三差五布置新課題,家里沒有上網(wǎng)條件,自己又沒時間領(lǐng)孩子到圖書館或網(wǎng)吧查資料,再說網(wǎng)吧也不放心讓孩子去。為了幫孩子完成任務(wù),只好親自動手。前一陣學校布置的題目是查閱56個民族的風俗特色,李先生說,那真叫一個“累”!好不容易查完了,學校又要求用B4紙打印……
中小學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本應(yīng)從孩子興趣出發(fā),在研究中鍛煉、成長、收獲。但有些研究卻讓學生、家長和老師感到沉重,這樣的“研究”似乎變了味,走了形,能不能讓研究性學習,輕松些再輕松些!蘭君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