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昨日頭版報道某中學分批開家長會遭質疑一事,引出家長老師看法多多——
昨晚有許多熱心讀者通過“教育熱線”或電子郵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他們中有學生家長,也有學校教師,絕大多數(shù)讀者給“小班化”家長會投了贊成票,但同時表示,若要給學生“分級”,那是萬萬不可以的!
家長 能和老師多聊聊
“我十分贊成老師分批開家長會,這樣更有針對性!”熱線開通不久,學生家長徐士錦就打進電話,一口氣羅列了小班化家長會的三大優(yōu)勢:便于溝通,能把對學生的批評局限在小范圍內,并可使一大批表現(xiàn)平平的“中不溜”學生免遭忽略。
王女士的女兒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一個班有40余人。前不久,老師召開家長會,待會議結束后她本想和老師再單獨談談孩子表現(xiàn),但講臺前早已被圍得水泄不通,生性內向的王女士只好打了退堂鼓,這讓她不禁留戀起幼兒園的“小班化”家長會,“這樣老師和家長都能靜下心來探討一番!”
老師 得替家長多想想
老師提出分批開家長會,等于給自己加了“功課”,自然是出于好心,但為什么招來一些家長不滿?不少讀者提出,校方還應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把事情想周全。家長會若是集體開,老師應以傳達重要信息為主,不宜對任何個人進行或褒或貶的評點;若要小班召開,這班怎么分則大有講究!袄蠋熞欢ㄒ孪雀课患议L強調,分批與學生成績完全沒有關系,否則,家長當然會不自覺地進行比較!”一位學校教師如是說。
熱線那頭,澄衷高級中學退休教師肖慶復回憶了自己當班主任時召開的最難忘的一次家長會。他以一整天“接待日”取代了短短的一場會,從上午8時至下午8時,12小時內分時段約請家長,并邀請平時和家長聯(lián)絡不多的各科教師共同參與,雙方聊個暢快。
湯瑋女士4年前從香港移居上海,兒子就讀于上海美國學校,看到報道,她急切地向大家推薦了“美式”家長會的開法——按姓氏字母排序進行分批,完全不摻雜任何主觀因素,讓彼此都少些顧慮。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