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路3號內(nèi)坐落著兩座歐式的紅瓦樓房(上圖),一座是黃墻,一座是綠墻,兩樓相連,如同鴛鴦相戲,因此被人們稱為“鴛鴦樓”!傍x鴦樓”是萊陽路上著名的雙體建筑
。    在一個寒風初起、薄霧彌散的下午,記者從萊陽路左拐,踏上十幾級臺階,按響了海濱公寓的門鈴。院里沒有人聲,緊閉的大門將塵世的喧囂擋在院墻外。許久,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才從小門里探出頭來。記者表明來意后,老人熱情地同記者攀談起來。老人告訴記者他姓任,是園林老職工,退休后被反聘到這里,負責照看老房子,養(yǎng)護院里的花草樹木。任師傅說,他從小就在“鴛鴦樓”附近玩耍、釣魚,對這里的一切極為熟悉,現(xiàn)在這處樓院基本上維持著當初的原貌,沒什么改變。
   解放后,“鴛鴦樓”被劃歸青島市政府交際處作接待來賓之用,張云逸、譚啟龍、臧克家、陳荒煤等有關(guān)領(lǐng)導人、作家、藝術(shù)家及一些國際知名人士曾在這里住過。曾任山東省委書記、以書法著稱的舒同也曾多次入住小樓。他在這里居住期間,曾多次為青島的單位、個人揮毫作書,《青島日報》的報頭、青島二中的校名都是舒同所題。
   任師傅告訴記者,相傳兩座小樓是“滿清遺老”恭親王溥偉所建,但這里到底是不是“恭親王邸”,已無從考究。任師傅說,今年5月,他接待了兩位特殊的客人,其中一位來自臺灣,稱自己是受人之托,回來看看老房子。令人惋惜的是,任師傅當時有工作要處理,沒顧得上同來客詳談,也許一個能揭開老樓“身世”的機會
   就此錯過。
   我市文史專家魯海告訴記者,關(guān)于“鴛鴦樓”的建筑歷史,現(xiàn)在有多個版本。除了“恭親王邸”之外,另一說是寧姓資本家所建,還有一說是殷聲桐所建。第三種說法目前看來最為可信。魯海還透露,一個月前他收到一封匿名信,寫信人自稱姓殷,說這座老樓是他們家的祖產(chǎn),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沒收,他有詳實的房產(chǎn)資料能證明此事。但寄信人似乎有所顧忌,不愿透露真實的姓名、地址。魯海希望能與寄信人繼續(xù)聯(lián)絡(luò),以便盡早揭開“鴛鴦樓”的謎底。朱成鳳/文郝國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