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漳州七月十一日電二00四年是中國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在七月九日赴北京參加“世界文明與鄭和遠航國際學術研討會”前夕,廈門市文史專家、集美大學退休教師陳延杭向媒體披露:內地最早的鄭和廟就位于廈門灣北岸的角美鴻漸村。
這座面積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廟內,供奉著鄭和及助手
王景弘的兩尊座像,均頭戴太監(jiān)帽,身著戰(zhàn)袍。廟門上有一副對聯為“著千古之功勛職封太保,濟萬民乎黎庶德重風山”。
據陳延杭介紹,這座廟宇是已故廈大人類學系教授莊為于一九八九年發(fā)現的。舊廟于“文革”期間被毀,鄉(xiāng)人根據舊廟格式于一九八六年重建。舊廟的規(guī)制與新廟相同,但面積更大,內祀的雕像更漂亮,村民稱為“太保公廟”。
鄭和、王景弘的身份都是明王朝太監(jiān),曾攜手并肩,遠涉重洋,足跡遍布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由于歷史上一些太監(jiān)結黨營私、禍國殃民,百姓十分反感,故供奉鄭和、王景弘的廟宇極為罕見。
陳延杭先生考證,鴻漸村人之所以敬奉鄭和、王景弘,還與這個村莊闖蕩南洋的歷史有密切關系。鴻漸村有很多人隨鄭和下南洋。
鴻漸村是著名僑鄉(xiāng),村里七成左右的家庭有親人在菲律賓、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其中大部分在菲律賓,鴻漸村又有“呂宋村”之稱,著名的如菲律賓前總統(tǒng)阿基諾夫人,她的曾祖父許尚志即是鴻漸村人。
陳延杭考證,鴻漸村“鄭和廟”應該是建于明末清初,極具研究價值。
(劉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