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葉德衛(wèi),廣東省深圳市龍城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深圳市語文學科帶頭人。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她作為深圳市教育系統(tǒng)海外培訓的首批學員之一,赴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進修學習。在此期間,她到過當?shù)氐亩嗨行W校參觀、座談、聽課。這些學校中有小學、初中、高中,有私立學校、公立學校,也有
教會學校。從參觀、座談、聽課中她得出了對美國中小學校的一些印象,并愿意與廣大讀者共同分享。
印象之一 學校:簡約唯實
Orange
County是位于南加州洛杉磯和圣地亞地之間的一個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達。尤其是我們所在的Irvine地區(qū),是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被稱為第二硅谷。這里風景美麗,氣候宜人,是個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3個月中,我們參觀了Orange
County各個學區(qū)的二十多所中小學校。
每個學校對參觀者的接待,無一例外都很簡單高效。每次我們坐的車先停在校外,由負責我們參觀的Mrs.Raule先到學校接洽,然后是學校的校長獨自一人出來迎接,沒有任何隨從跟著他;到學校后也沒有更多的繁文縟節(jié),進校后就開始按預先的安排行事,或聽課、或座談、或參觀。學校的管理人員很少,一般就設一個校長,1-2名校長助理,此外就再沒有其他的行政管理人員。所有學校都不負責招待參觀者吃飯。如果口渴了,很簡單,美國的公共場所都設有飲水機;學校的辦公室一般也有飲水機,但一般飲水的紙杯都很小。Irvine
High School的飲水紙杯大概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不禁令我們啞然失笑。
所到學校,占地面積都不是很大。有意思的是,學校都沒有莊嚴的大門,沒有傳達室,沒有門衛(wèi),沒有圍墻,絕大多數(shù)學校沒有單獨的行政辦公樓。校名只是標在進入學校主要路口的一塊牌子上,或標在一堵短小的矮墻上,很簡樸,從路旁經(jīng)過很難看出這就是一所學校。有美國老師知道我們會花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修建氣派堂皇的校門時,表示非常不可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所參觀學校的教室外表看上去實在不起眼,一般就是一層,四方形狀的平頂屋一間間相連,遠看好像是臨時搭建的廠房。經(jīng)了解,這些都是可拆卸的房屋,不過不是為了逃跑,而是為了適應學生人數(shù)的變化:有用就搭,不用了就拆。我們參觀Culverdale
Elementary
School,學校4—6年級、圖書館、電腦房竟然都在一間很寬很大的平房中,每個班級只是用幾塊擋板隔開。不過各班上課時卻都相安無事,互不影響;學生下課后也不見大聲喧嘩,互相追逐。
學校的建筑不起眼,但圖書館的建設卻令我們感嘆不已。在參觀時,各個學校也總是把圖書館作為重要的參觀點。美國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率相當高,在學生學習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參觀Santa
Ana High
School圖書館時,圖書館里正有兩個班的學生在上課,一邊是地理課,一邊是電腦課。據(jù)了解,老師需要在圖書館上課時,就事先填一張表格,注明講課的內容。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則把與講課內容相關的書籍找出來,供學生和老師查閱。上課過程中,圖書管理員就是助教,他有責任指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查閱所需要的資料,做專題研究。這樣,美國中小學校圖書館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資料、做專題研究的學習資源中心、教育資訊媒體中心,圖書管理員實際上是學生搜集、分析、整理資料的指導者和協(xié)助者,是老師上課的助手。學校圖書館有各類書籍,還有影片、幻燈片、唱片、電腦軟件、錄音帶等各類資料和相應的設備,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圖書館中擺放著成排的電腦,學生可以自由使用,上網(wǎng)查閱資料。圖書管理員卻并不多,Santa
Ana High School有4萬多冊書籍,但圖書管理員只有4人。
說到教材,不得不承認我們存在嚴重的浪費現(xiàn)象。一方面是學生教材的利用時間短,不少學生在一個學期后或畢業(yè)后都會將教材當廢物扔掉;而另一方面是我國貧困地區(qū)的小孩沒錢交雜費,買不起課本。不同的是,美國學校的課本都是循環(huán)利用的。美國實行12年義務教育,學生讀書全免費,課本通常都由學校免費提供。但學生在校讀書期間,書本只是相當于學校借給他們使用的,它們像課桌和椅子一樣,是學校公共財產的一部分。我們參觀時注意到,每本教材的封二都印有一張表格,表格中有該本書的編號,空白處要分別填寫借書人姓名、借書時間等內容。書本如果受到任何損害或被學生遺失,學校會向借書者索取賠償。我們還留意到,學生手中的課本全部都是硬皮封面的,印刷精美。學生對書都很愛惜,他們不會在書上亂涂亂畫。如果要做筆記,都是寫在其他白紙上,然后夾在與之有關的章節(jié)中。這樣,課本可以年復一年地使用,給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翻閱,伴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從入校到畢業(yè)。
相比美國,我國的教育投入是不足的。但同時,我們的投入中卻又存在著一定的浪費現(xiàn)象。也許,我們在辦學中,也可以更簡約、更唯實一些!
印象之二 教室:多姿多彩
美國是彰顯個性、崇尚創(chuàng)新的國家,這點在美國中小學校的教室布置中也可見一斑。
參觀中發(fā)現(xiàn),美國中小學的教室一般都沒有窗戶,每間教室有一或兩扇門供進出,室內主要靠燈光和空調來調節(jié)光線和氣溫。又由于學生較少,室內的空間相對較大,于是教室四壁的作用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成了學生表現(xiàn)自我和有效學習的場所。
走進教室,能看到所有的墻壁都貼滿了五顏六色的圖片、各式各類的表格、知識性的卡片、游戲性卡片、地圖等。甚至天花板也不閑著,或垂掛著各種圖片,或垂掛著各種卡通動物、植物模型等。在Abiding
Savior Lutheran School的一間教室,一面墻中設置了一個“本周之星(Star of the
week)”,但這并不是評比所謂“好學生”的專欄。上面貼滿了學生的生活照片:有與家人一起在野外抓魚的喜悅,有與朋友在一起游戲的俏皮,照片中洋溢著愉快和溫情,展示了學生生活的豐富多彩。在Culverdale
Elementary
School的一間教室,有一個欄目是學生的“自我介紹”,每個學生用文字、照片、圖片相結合的方式介紹自己?傊,幾乎沒有一間教室的擺設是一模一樣的,學生和參觀者都不用擔心會走錯教室。
教室中的張貼擺設不僅表現(xiàn)出學生們的個性,而且還是學習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有效情境。
如University Park Elementary
School的一間教室,布置得像一個小小海洋館,輪船、鯊魚、珊瑚等眾多模型擺放在教室中,令人嘆為觀止。原來,這個階段學生們的學習專題是“海洋世界”。另一間教室的墻上貼滿了各種圖畫,有蔬菜、動物、家具等,每幅畫中都用英語和西班牙語標出名稱,墻上還有西班牙語語音音標的圖表。這是個ESL(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班,專為母語是西班牙語的學生們學習英語而設的,教室中的裝飾就是學生學習語言所需的情景。我們看到小孩子們三五個圍在一起,快樂地交流著。
在高中,一般是分專業(yè)上課,即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走班”:老師固定教室,流動的是學生。學校的建筑一般分為社會科學樓,自然科學樓等。在專業(yè)教室,四周墻壁和天花板上張貼的都是和某科目有關的資料、圖片。如歷史、地理學科專用教室,貼的就是地圖、歷史事件、研究專題、最新發(fā)現(xiàn)等;在學語言的教室,張貼著寫作知識、經(jīng)典語錄、名人演講等。
此外,教室內多配置了壁櫥,供學生存放學習、生活用品。教室內有圖書角、動物角、玩具角、衛(wèi)生角、植物角、電腦角等。圖書角擺滿了各種工具書以及各類科學常識書籍,供學生們隨時查閱。
教室桌椅擺放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朝一個方向擺成半圓狀;有的擺成幾個小圈;有的分成若干個大組,相對而坐;有的甚至一組朝前,一組朝右,一組朝左,五花八門。這與教師的教學組織有關,每間教室的桌椅都是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需要來擺放的。在美國課堂中,最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小組合作學習。因此,我們在國內最常見的“秧田式”課桌擺放,在美國中小學校很少看到。
還有一點引起了我的注意,所參觀的每個教室無一例外都張貼有美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這個小小的細節(jié),其實也可看出美國教育對學生國家意識和全球意識培養(yǎng)的關注。
教室布置、桌椅擺放,在有些人眼里也許只是一些細節(jié)問題。但恰恰這些細節(jié)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但愿我們的每間教室都能成為學生熱愛的學習場所。
印象之三 學生:規(guī)則下的自由
在到美國之前,我們一直認為,美國中小學校的課堂是散漫隨意的,學生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不像我們國內的學校有很多規(guī)章制度。到美國后考察了二十多所中小學校,得出了與以前截然不同的印象。
事實上我們發(fā)現(xiàn),美國學生在課堂上確實有許多我們的學生不曾有的“自由”:他們不用穿校服,男生一般是T恤加牛仔褲,不少高中女生都穿著露出肚皮的低腰褲,還有穿超短裙的,有些學生穿著拖鞋;他們的頭發(fā)長短不一,身上裝飾物五花八門;上課時他們不必端正地坐著,斜著歪著半躺著都有,也可以坐到地毯上;想上洗手間站起向老師示意一下就走出去了,討論問題想發(fā)言可以舉手也可以不舉。但我們同時也發(fā)現(xiàn),即使在最輕松活潑的課堂上,即使學生上課時席地而坐,卻也極少看到學生之間互相交頭接耳、嬉戲打鬧的現(xiàn)象,我們看到有學生在發(fā)言時其他學生會傾聽著,一定會等同學講完后再開口;我們看到,當學生下課離開的時候,一定會把椅子放回原處,即使兩分鐘后他回來再重新拉開椅子;學生們的桌椅上都干干凈凈,看不到亂涂亂畫的現(xiàn)象,更沒有刀子的刻痕;學生的課本更是干凈,沒有被畫得亂七八糟,即使經(jīng)過幾次循環(huán)運用的課本,也很干凈,邊角都很整齊;學校的洗手間,沒有亂七八糟的文字和圖畫,地板上沒有水漬;他們在圖書館和餐廳時都很安靜;師生間、學生之間彬彬有禮,“thank
you”“you are welcome”是時刻掛在嘴上的。
自然,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綜合的,是和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有關,和美國社會的公民教育有關。美國是個崇尚個性和自由的國家,但同時美國又是一個高度的法治社會。美國社會的自由觀是:規(guī)則下的自由,這一點,學校也不例外。在對二十多所學校的考察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美國中小學校的學生管理規(guī)則非常明確、具體、嚴格。學生在學校擁有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即規(guī)則下的自由。
每個學生入學時,學校會給每位學生發(fā)放一本《Parent/Student
Handbook》(家長/學生手冊)。學校要求學生必須熟知《Parent/Student
Handbook》中每一條款,還要求監(jiān)護人也必須熟知《Parent/Student Handbook》的全部內容。學生和監(jiān)護人要在《Parent/Student
Handbook》中簽名。學生如果違反了《Parent/Student
Handbook》,除當事人要接受懲罰外,監(jiān)護人也要承擔相關責任!禤arent/Student
Handbook》其實就是學校的一部法典,也是學生的操行指南。在Mcpherson Magnet Elementary School和University
High School兩所學校,我們細細瀏覽了學校的《Parent/Student
Handbook》,厚厚的一冊,內容涵蓋學校的辦學目標、辦學理念、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權利和責任、學生的權利和責任、學生紀律、安全、健康、特殊教育等各方面。制定得非常細致、具體。
各校的《Parent/Student Handbook》對學生的要求和處罰方法有不同的規(guī)定。如Mcpherson Magnet Elementary
School是一個幼兒園至8年級的學校,手冊中就對學生的著裝提出了規(guī)則;University High
School是個9至12年級的高級中學,手冊中對學生的吸煙、吸毒問題提出了處罰意見。在University Park Elementary
School的一個低年級班中,老師正用實物教孩子們認識數(shù)字,期間,一個小男孩與一個小女孩吵了起來。于是,老師把兩個孩子拉到教室一個角落,又把兩個孩子的綠牌子翻成黃牌子,然后告訴他們,因為他們違反上課規(guī)則,當天減少他們15分鐘的玩耍時間。兩個孩子雖然撅起了嘴,但也沒有任何爭議,乖乖地回到原來的座位繼續(xù)上課。顯然,他們對于這樣的規(guī)則已經(jīng)熟悉。在Culverdale
Elementary School,教室中有紅色和綠色兩種燈,如果亮了紅燈,就表明要求學生安靜,這時如果談話喧嘩就會受到懲罰。
在Santa Ana High School、Wood-bridge High School、University High
School、Irvine High School等高中學校的教室門口,一般都有一塊牌子:No Food;No
Drink(禁止食物;禁止飲料)。在這些學校聽課時,我們也確實沒看到過學生帶飲料或食物到課堂中。
如果學生違反學校的規(guī)則會怎么樣呢?在University High
School,校長和老師向我們做了詳細介紹。如,課堂上一個學生經(jīng)過兩次提醒仍講話、吃東西,老師就會將他送到校長那兒,學校會打電話給學生的父母,讓他們把自己的孩子領回去。家長會不會投訴呢?“不會,因為這都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校長這樣回答我們的。又如,高中學生都是“走班”上課,他們沒有班主任,學科老師負責自己所上學科的課堂管理,他們的辦公室也在教室中。上文學課的Mr.Pei在教室里向我們展示了他電腦中的課堂管理系統(tǒng)。他電腦中有每一堂課的學生名單,學生來上課的座位是固定的,便于教師及時掌握遲到、缺席的學生。如有某學生沒來,Mr.Pei馬上在電腦中輸入,學校里負責學生管理的部門(類似我們的“學生處”)馬上就能了解到,于是立即與缺席學生的家長聯(lián)系。Mr.Pei電腦中的這套管理系統(tǒng)很完善,還可以輸入學生的各次考試成績、作業(yè)記錄,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檔案袋管理”法。
在各學區(qū),有專門的Saturday School、Summer
School,負責在周六、日或假期為那些不完成作業(yè)、缺課的學生上課,這也是對違章學生的懲罰,因為沒有學生會愿意在假期去上課。
Mr.Pei還介紹了不少學校的規(guī)則,如,一個學生可以與教師爭論,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但如果他辱罵老師,那就可能被趕出教室或者被請到校長辦公室等等;屢教不改的學生學校會拒絕其上學。
自由和規(guī)則,是一對矛盾統(tǒng)一體。在學生管理方面如何把握好,確實是一門藝術。
印象之四 課堂:生動有趣
參觀了校園,就深入到課堂聽課。在University High
School,我整整聽了一個星期的課。美國學校的課堂上,也有沉悶的滿堂灌現(xiàn)象。但我看到更多的是極具個性與創(chuàng)意的課堂,是生動有趣的課堂。
美國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實踐能力,尤其是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家杜威的觀點“生活就是教育”、“在做中學”在美國很有市場。教師們認為,學生需要掌握的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如何利用大量的信息進行理性的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由此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我所看到的課堂中,教師普遍運用小組討論、角色表演、會話操練、自編故事等教學形式。教師講得少、寫得少,學生表達多、動手多。
小學課堂上,上課的形式最為輕松活潑,不少學生坐在地上聽課。一節(jié)數(shù)學課,老師發(fā)給學生很多美元復印件,用來教學生加減法。學生正確回答了問題時,那位女老師就會揮舞著手臂,一臉欣喜地大聲贊賞。當然那張“美元”也獎勵給了學生。整堂課,老師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組織形式,使課堂非常輕松、愉快。
數(shù)學課,教師引導學生玩不同的游戲,如模擬生活超市、計算泰坦尼克號的沉船概率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歷史課,學生通過親手制作古人類的生活工具、在石頭上畫畫來體驗遠古人們的生活;辯論課,學生唇槍舌劍地辯論是否應該支持布什總統(tǒng);化學實驗課,學生事先上網(wǎng)查找相關資料,然后向老師提交實驗報告,老師再準備相應的實驗器具。一節(jié)高中的社會科學課上,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什么是民主?”結果一個男生做出了一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回答: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脫掉上衣,光著膀子在教室里走了一圈,說:“這就是民主!比嗪逄么笮,老師也忍俊不禁;一節(jié)文學課,學生們閱讀卡夫卡的《變形記》后,老師組織大家進行角色表演,分出不同的角色站在各自的角度,表達出對格里高利變成了蠕蟲后的感受和思考;九年級的學生學了《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后,老師讓學生用各自最擅長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出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學生有的用詩歌,有的用繪畫,有的寫成了小論文,表達方式各式各樣。
美國中小學生的課程內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上消防教育課,真的就開來了一輛消防車,學生們圍著消防車,津津有味地聽全副武裝的消防員講解并演示;一節(jié)低年級的ESL課中,主題是“服裝”,學生們的面前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衣服,老師就用這些實物教學生學習相關單詞,同時衣服還成了獎品,答對了學生就可獲得。不過課后獎品會收回,老師說,這些衣服是家長捐贈的,用于感恩節(jié)時給貧困的孩子。翻閱美國的教材,就可發(fā)現(xiàn)教材內容可以說就是一部部生活百科全書、社會百科全書,生動地展示了社會與生活、科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美國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質疑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在課堂上最常說的一句話是“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們也習慣于提問,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可提出,然后師生一起討論。學校的課程目標,尤其是高中的課程目標,要求學生能利用各種工具和途徑收集信息,要求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獨立或合作完成研究。老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yè)多屬于問題解決式的,有時干脆就是一個研究題目,然后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網(wǎng)站。
因此,在美國,我們看到小學生就知道如何使用地圖,閱讀數(shù)據(jù),開始研究諸如動物或植物問題;能用地圖、照片、圖表來理解世界各地區(qū)氣候的差異;能利用圖書館進行研究;能對信息進行綜合;能使用百科全書及其他參考資料完成研究計劃,也就不奇怪了。
編后:
葉德衛(wèi)老師的這篇稿子我是一口氣讀完的。
關于美國的基礎教育,我們從不同的途徑有了一些了解。有的專家、學者將中美兩國的基礎教育進行過比較,一些政策研究者也對兩國基礎教育的政策作過比較與介紹,也有的移居美國的家長從孩子在中美兩國學校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行為上闡釋過中美教育的不同。
本文作者葉德衛(wèi),從一名中學教師的視角,將她到過的美國的二十幾所中小學校的最直接的印象做了一個歸納,雖然不是對美國中小學校最權威的總結,卻傳達給了我們一個真實、可感的印象。從這些具體、真實的印象中,可以讓我們更切近地了解美國的中小學校,了解他們教育教學的一些具體細節(jié)。在這些具體的細節(jié)當中,也許正蘊藏著一些能給我們啟示或者借鑒的東西。
《中國教育報》2004年7月7日第3版
來源:《中國教師報》 (特約編輯: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