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子
“千人一面”是人們用來形容“文革”時期文藝作品的常用詞。那時,登上文藝舞臺的所有工農(nóng)兵,個個都是完美無缺的“高大全”式人物,因此,人們將其諷之為“千人一面”。自然,這“千人一面”的作品,也是不被觀眾買賬的。隨著“文革”的結(jié)束,“千人一面”的諸多“杰作”便也銷聲匿跡了。然而,綜觀近幾年的電視節(jié)目,卻不難發(fā)現(xiàn)昔日的“千人一面”又有死灰復燃之勢,只不過換了一種版本而已。
新版的“千人一面”,是指我們在電視中所看到的那些同時出現(xiàn)在多部電視連續(xù)劇和電影中的“同一面孔”。有一天晚上,打開電視機,連換3個臺,3個臺中播放的3部不同的電視長劇中竟是同一張女演員的臉———在第一部劇中,她演的是一個大款丈夫有了外遇的怨婦;第二部劇中,她又成了大款的年輕情人;而在第三部劇中,她本人就是個女大款。在3部劇中的3個不同的角色,卻是同一張臉,同一種念臺詞的腔調(diào),同一種化妝模式。這不禁讓人愕然,難道演藝界真的沒有女演員了,怎么可以讓一個不算年輕的演員,同時擔綱三部長篇連續(xù)劇的女主角,致使她疲于奔命,也許一天中就要飛到兩個片場,結(jié)果弄得年齡、角色皆來不及轉(zhuǎn)換,演年輕情人時嗲里嗲氣地講話,演怨婦時,還是那個味道。轉(zhuǎn)而又往好里去想,這位女演員也許是演藝界的大腕,而大腕就該如此。凡劇中有女主角,非她莫屬!后經(jīng)圈內(nèi)人指點,才知這“千人一面”與演技和大腕都無關。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一集幾萬、十幾萬或幾十萬的片酬。正是這豐厚的片酬使一些人喪失了藝德,這些喪失藝德的人中,不僅有演員,還有掌握著演員生死大權(quán)的導演。在利益的驅(qū)使下,一部電視長劇往往就成了一家夫妻店。老婆能上戲的當女主角,男人又當主角又當導演,老婆實在不是那塊料,連配角也演不了的,還可做制片或成為策劃中的一員。因此,出現(xiàn)“千人一面”也就不足為怪了。管他什么角色,管他角色什么年齡,只要給錢就演,多多益善;什么體驗生活,什么感情投入,全拋在一邊,電視劇不就是坐在賓館、酒店里聊天嗎?這么容易演的角色,這么容易賺的錢,為什么要讓給別人?于是乎,夫妻二人齊上陣,這部戲里演皇帝,那部戲里演皇軍;至于妃子、妓女、加上擒拿格斗的俠女、女警官,全不在話下,只要是女主角,肥水萬萬不能流到外人的田里。即使流出去一點,也要想方設法地進行一番利益交換。比如,某位導演導的某部劇中自己的老婆實在演不了其中的女主角,便請來同行的老婆“客串”,同行嘛,自然懂得行規(guī),導下一部劇時,劇中的女主角必然是某導演的老婆。這樣一來,那流出去的水不就又還流回來了嗎?據(jù)說,眼下就連一些編劇也加入其中,同樣為了一個共同的撈錢目的,竟然專門為導演的老婆寫戲……
縱觀演藝圈的新版“千人一面”,真讓人為那些還做著當影星夢的女孩們捏一把汗。你說這演藝圈還有她們的出頭之日嗎?正因為如此,有不甘心者才不得不向?qū)а輦儝伋觥胺郯。盡管這種行為十分可恥,然而,我們在譴責“粉包”的同時,是不是也覺得她們很可悲呢?
舊版本的“千人一面”是作者們迫于政治形勢的不得不為,而新版“千人一面”則是文藝圈里一些人煞費苦心玩出的撈錢花樣。表面看,演員上戲多,是演技好的具體體現(xiàn),任何人都無權(quán)指責,但揭開其內(nèi)幕,卻不難發(fā)現(xiàn),這實質(zhì)上也是一種錢權(quán)交易,是電視劇粗制濫造的根源。誠然,搞藝術(shù)離不開錢,但把藝術(shù)僅僅作為賺錢的工具,是有悖藝術(shù)本質(zhì)的,最終,會將藝術(shù)引入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