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猜燈謎迎奧運
地點:天后宮
事件:眾多市民猜燈謎
夫妻倆在懸掛在繩子上的彩條前竊竊私語,老頭對著彩條直發(fā)呆,他們都在干什么呢?原來是在猜燈謎呢!前天和昨天,市文化局、奧帆委等單位組辦的我市首屆迎奧燈謎大賽在天后宮這里舉行。1000多名市民“破解”了1700多條燈謎。
這兩天,天后宮里一直人聲鼎沸,寫燈謎的大師們站在自己的謎條旁,等著心有靈犀的猜謎人。市民的水平可真不低,眼看一個個謎條都被破解了。大師們不著急,因為他們兜里還準(zhǔn)備著更多的謎條,隨時可以更新。
兩天下來,組織者準(zhǔn)備的獎品中國結(jié)、辣椒掛飾、海螺掛件、領(lǐng)帶夾、鬼臉等都被市民揣進(jìn)了口袋。這么多市民熱衷猜燈謎激發(fā)了天后宮民俗博物館館長田清來的靈感,他昨天告訴記者,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天后宮里都將舉辦迎奧燈謎大賽,直到2008年。每周的周六,天后宮里也將掛出燈謎,讓市民練練身手。這2000多條形形色色的燈謎是怎么編出來的呢?記者采訪得知,市民俗學(xué)會和燈謎專業(yè)委員會的10多名專家在家里冥思苦想了10多天,才制作出這么多燈謎。
天后宮民俗博物館館長田清泉告訴記者,這2000條燈謎里面有600多條是關(guān)于奧運的。為了編寫這些奧運燈謎,他給每個燈謎專家發(fā)了一本奧林匹克運動全書,讓專家們“惡補(bǔ)”奧運知識。
燈謎是先有謎面還是先有謎底呢?民俗學(xué)會的楊懷晉自己一個人就編了200多條燈謎,他“透露”了這些燈謎“出籠”的過程:在編寫之前,先想好最終的謎底是什么。再根據(jù)謎底,通過拆字、埋典故等方式,把謎底“藏”到謎面里。在猜謎的人群中,有位老人顯得與眾不同,見他一會兒微笑頷首,一會兒緊皺眉頭。但不論是在普及型燈謎前還是在競技型燈謎前,他都一言不發(fā)。見記者注意這位老人,旁邊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老人是一位“老謎家”,名叫譚鐘(上圖),是四方機(jī)廠的退休干部,曾在92年全國燈謎大賽上獲得過“元老獎”!俺2轮i可以保持思路清晰,你看我都80歲了,還沒有得老年癡呆癥!弊T老幽默地說。在眾多的猜謎者中,有一男一女徑直來到“競技區(qū)”臺下,兩個人面對這些燈謎,時而聚首私語,時而各自低吟,不長時間就猜出兩個令眾多謎友一直撓頭的燈謎。
其中的一條謎面為“白帝城托孤”,謎目為“姓連職務(wù)二”。在兩人沒有猜出謎底之前,臺下眾多猜謎者屢敗屢戰(zhàn)!皠⒅魅巍,臺下有人小聲說!皳渫、撲通、撲通”,臺上主持人聽到后敲響了旁邊的大鼓,剛才的猜謎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原來這鼓聲諧音為“不通”,如猜錯則敲鼓表示,而猜對了則以鑼聲表示,意為“鳴金收兵”。這一男一女對視了一下,女的走上臺去,大聲說:“劉政委、諸葛主任!”“鏘!”主持人敲響了銅鑼,臺下眾人向他們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記者上前和兩人聊了起來,原來兩人是夫妻,男的姓杜,女的姓姜。都在外貿(mào)單位工作,平常都喜歡猜謎,這次前來正好“大顯身手”。